古今多少好英雄,未必奸邪未必忠。
上党鼎膏流地白,长平坑血溅天红。
三边传檄兵虽息,二榷开场货未通。
更愿年丰富金帛,饱装驼驾为和戎。
古今多少好英雄,未必奸邪未必忠。
上党鼎膏流地白,长平坑血溅天红。
三边传檄兵虽息,二榷开场货未通。
更愿年丰富金帛,饱装驼驾为和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名为《纪时》。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古今英雄的兴衰,反映了对历史变迁和忠奸不辨的深刻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美好愿望。
“古今多少好英雄,未必奸邪未必忠。”这两句诗开篇便直击主题,指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并非全都是忠诚或奸邪之辈。这样的观点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而复杂的理解。
“上党鼎膏流地白,长平坑血溅天红。”这里的“上党”和“长平”,分别指代战国时期赵括守上党失利和汉朝王莽发动的长平之战两场著名战争。诗人通过这两次战役的残酷场面,展示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血腥。
“三边传檄兵虽息,二榷开场货未通。”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边塞初定、商贸尚未恢复的情况。诗人提及的是边疆地区的战事已暂告一段落,但物资交流仍然受阻。
“更愿年丰富金帛,饱装驼驾为和戎。”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景:希望年岁丰收,国库充实,以此来装备边塞的军队,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于和平安定的深切期望,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时事的敏锐洞察力。
眷碧山之幽栖兮,驾吾舟以遄迈。
升其堂不见其人兮,抚遗孤以增慨。
览芳岁其犹未艾兮,何佳木之先瘁。
嗟浮生之翕忽兮,若奔马之历块。
舍昭晰之茂旦兮,即永夕之昧昧。
三星奄其西没兮,孤参横其谁待。
怀馆谷于畴曩兮,辰历兹其三亥。
感余情之不能忘兮,悼良会之莫再。
吊明月于中扃兮,沥觞酒以再拜。
杂椒兰以为粻兮,又荐之以芳茝。
招游魂于鄂之渚兮,莫蛟龙之为害。
狐首丘其亦已兮,羌虽死而弗悔。
海上有马狞若獒,杨侯得之刲作肴。
仓中有鼠大如虎,杨侯得之刳作脯。
嗟嗟杨侯孔捷且武济,宽以猛爰得我所。
风雨息,海水宁,灾害弭,年谷登,五事并举政有声。
歌谣满路劳绩成,连州比邑历历相知名。
父母之心人皆有之,公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