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开碧落松千尺,截断红尘水一溪。
不识本来真面目,将谓人题德峤诗。
冲开碧落松千尺,截断红尘水一溪。
不识本来真面目,将谓人题德峤诗。
这首诗以“冲开碧落松千尺,截断红尘水一溪”为引,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直入仙境的画面。诗人通过“碧落”与“红尘”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纯净境界的向往。松千尺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远的理想,而水一溪则暗示着洗涤心灵的力量。接下来的“不识本来真面目,将谓人题德峤诗”,则在哲学层面提出了深刻的思考:人们往往迷失于自我认知的迷雾中,误以为他人的评价就是自己真实的面貌。这里,“德峤诗”可能寓指他人对个体的评价或期望,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提醒读者不应盲目追求外在的认可,而应深入探索内心的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景抒情,寓理于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真实。
隆乾手泽稀疏甚,数帖悽其在水南。
但看吾翁贻歙石,固应之子饷端岩。
丁宁后裔藏为好,羞愧先民宝不贪。
自笑老犹耽笔砚,少年莫也肯同参。
五言徽外弹声古,一点眉间喜色浓。
去莠莆田成沃壤,种花寒地亦春风。
民怀惠爱祠乡祀,上奋英明即墨封。
不比寻常折杨柳,君侯髦士我衰翁。
读它人作多遗恨,君似连城璧少瑕。
楮叶国工如许刻,菖蒲灵物偶然花。
今无摩诘携同宿,后有荆公选百家。
不惜矮窗残烛下,与将朱笔撷菁华。
摩挲妙墨忆微言,故箧才馀二帖存。
往昔翁为紫岩客,后来子及浦城门。
晚生多说参诸老,它日谁堪见九原。
自叹西河索居者,暮年归梦绕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