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
《感事》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服气崔常侍,烧丹郑舍人。

常期生羽翼,那忽化灰尘。

每遇凄凉事,还思潦倒身。

唯知趁杯酒,不解鍊金银。

睡适三尸性,慵安五藏神。

无忧亦无喜,六十六年春。

(0)
注释
服气:佩服,敬仰。
崔常侍:指崔姓的朝廷官员,常侍是古代官职名。
烧丹:古代道教炼制丹药以求长生的仪式。
郑舍人:指郑姓的文人,舍人是古代对士大夫的称呼。
生羽翼:比喻希望能成仙,长出翅膀飞翔。
化灰尘:比喻死亡,消逝。
潦倒身:生活困顿,失意的状态。
趁杯酒:追逐酒乐,借酒浇愁。
鍊金银:道教术语,指炼丹以求长生。
三尸性:道教认为人体内有三尸虫,代表欲望。
五藏神:五脏的神灵,中医概念,指心肝脾肺肾的精神性质。
六十六年春:表示诗人的年龄,已经度过了六十六个春天。
翻译
佩服崔常侍的道行,羡慕郑舍人的炼丹术。
常常期望能长出翅膀,岂料竟成为空中的尘埃。
每当遇到令人伤感的事情,还会想起自己落魄的生活。
只知道追逐杯中之物,不懂得修炼金银之道。
沉睡满足于三尸之欲,懒散安逸于五脏之神。
没有忧愁也没有欢喜,就这样度过了六十六个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感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过去某些失去的美好事物和理想抱负的深深怀念与无奈。开篇“服气崔常侍,烧丹郑舍人”两句,通过对古代道士追求长生不老而服食奇特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获得永恒之境的向往。接着,“常期生羽翼,那忽化灰尘”则表现出对这种追求终究无法实现的哀伤和失落感。

中间两句“每遇凄凉事,仍思潦倒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总是会怀念那些美好的愿望,但这些愿望却像身体上的疮痍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痛苦。紧接着,“唯知趁杯酒,不解鍊金银”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的功利追求持有的一种超然态度,宁愿享受简单的生活乐趣,而不去沉迷于物质财富。

最后两句“睡适三尸性,慵安五藏神。无忧亦无喜,六十六年春”则是诗人对待生命和时间的一种豁达态度。在这里,“三尸”指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而“五藏神”则是中医里心、肝、脾、肺、肾这五个内脏与之相对应的精神状态。诗人说自己在睡眠中能够适应这种性情,安慰那五藏之神,达到了无忧无喜的境界,即使到了六十六岁的春天,也能保持这样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豁达接受,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申夫人挽词

凤去鸾随事可伤,唯传妇道式闺房。

紫箫吹月元同上,宝剑凌波亦并藏。

南涧蘋馀空自老,北堂萱在为谁芳。

幸哉有子遵遗计,外氏犹能谨祭尝。

(0)

王夫人挽词

吁嗟兰德已云翩,空见佳城在九原。

无禄久虚南涧藻,有姑谁慰北堂萱。

苦荼独御安天命,皦日同归信誓言。

诸子欲知遗恨事,陇头长听水潺湲。

(0)

隆庆府

翠壁苍崖万仞危,势如天险限坤维。

山带岷峨千里秀,栈连秦汉两川驰。

(0)

舜韶新

香满西风,催岁晚东篱,黄花争吐。

嫩英细蕊,金艳繁、妆点高秋偏富。

寒地花媒少,算自结、多情烟雨。

每年年妆面,谢他拒霜相顾。

宝马王孙,休笑孤芳,陶令因谁,便思归去。

负春何事,此恨惟、才子登高能赋。

千古风流在,占定泛、重阳芳醑。

堪吟看醉赏,何须杏园深处。

(0)

论脸·其二

酒醉猫儿脸,花花白路纹。

此般生像者,弃物不须论。

(0)

论灰青色

颜色深沉不好看,灰头灰项不新鲜。

只因翅皱长牙齿,斗相凶顽必抢前。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