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寂照院》
《寂照院》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道人筑室不草草,燕垒蜂房断有才。

细细转泉萦屋去,疏疏栽竹放山来。

琴无杀意客何惮,士怕移文车自回。

清夜不眠留迟月,噪天耘鼓急如雷。

(0)
注释
道人:指修道之人。
草草:马虎,随便。
燕垒蜂房:比喻建筑精致有序。
转泉:泉水流动。
疏疏:稀疏。
杀意:杀伐、凶狠之意。
客:来访者。
士:读书人。
移文: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指责或讽刺。
车:这里指被指责的人。
清夜:寂静的夜晚。
迟月:迟迟不愿离去的月亮。
耘鼓:农耕时敲打的鼓,用来指挥农事。
翻译
道士建造房屋不马虎,如同燕子筑巢蜜蜂窝般精细有才。
泉水缓缓绕屋流过,稀疏地种上竹子让山野自由生长。
琴声中没有杀伐之气,客人无需畏惧;读书人怕被文章挪揄,自然会退避。
夜晚清静,不愿早睡,挽留明月;田间的鼓声嘈杂,如同急雷催促农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在自然中修筑居所的景象,并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文人雅士的赞美之情。开篇“道人筑室不草草,燕垒蜂房断有才”两句,不仅展示了道人的精心建造,更通过燕子和蜂的建筑比喻出才子的智慧与能力。

“细细转泉萦屋去,疏疏栽竹放山来”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既自然又有人工雕琢的庭院景象。水流的细致和树木的疏朗,都显示出诗人对环境美的感受与追求。

“琴无杀意客何惮,士怕移文车自回”两句中,“琴无杀意”表现了文人的雅致与不争之心,而“士怕移文车自回”则透露出士人对于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内在修养的重视。

末尾两句“清夜不眠留迟月,噪天耘鼓急如雷”,诗人在宁静的夜晚难以入睡,只为了等待那遥不可及的明月。同时,通过“噪天耘鼓”来比喻内心的躁动与不安,如同急促的雷声一般。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深,既展现了对道人、文士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早行

寒犬吠柴门,荒鸡鸣远村。

河声空自急,月影不曾浑。

木末星犹白,榛中露已繁。

客心独惆怅,四顾与谁言。

(0)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氛氲临大路。

飞檐转春风,绮窗琐云雾。

姣服者谁子,倾城此容与。

娟娟长眉青,不受脂泽污。

娉婷惜不嫁,恐为荡子误。

写心汎清瑟,独不怨迟暮。

(0)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元韵

秋来闲兴每登临,因叩精蓝望碧岑。

强策羸骖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同时览物悲欢异,自古忘名趣向深。

安得湖山归我手,静看云意学无心。

(0)

山行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

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0)

和赵积中

入室芝兰气不殊,逢君还忆见君初。

梅花正喜春悬凤,藿叶俄同夏鲙鱼。

下榻旧闻看孺子,负荆谁复谢相如。

艰难正诎平戎策,及早东游叩帝居。

(0)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