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危楼上,天涯晚望中。
云凭荒野阔,日落大江空。
露冷蛩初响,风寒叶正红。
兴来无俗虑,明月在疏桐。
极目危楼上,天涯晚望中。
云凭荒野阔,日落大江空。
露冷蛩初响,风寒叶正红。
兴来无俗虑,明月在疏桐。
这首清代张昊的《秋晚》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站在高楼上,极目远眺,感受到天涯之远和傍晚的寂静。天边的云彩在荒野上铺展,显得辽阔无垠;夕阳西下,大江之上空旷寂寥。露水渐冷,秋虫开始鸣叫,寒风吹过,树叶呈现出深红的颜色,增添了季节的凄美。
诗人沉浸在这样的景色中,心境变得超然,俗世的忧虑暂时消散。他欣赏着明亮的月光洒在稀疏的梧桐树上,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秋日傍晚的独特感受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立朝因事去,治郡乞身归。
世议无公是,人情有独非。
陶潜深避俗,张翰早知几。
试问还家乐,娱亲只綵衣。
乃祖当年耐官职,远孙今日振家声。
闭门已尽五车读,补吏反为千里行。
丞不负君休自厌,诗能穷我竟何成。
春风尽可宽役役,不用回头数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