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姚佥判》
《送姚佥判》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杜门三载疑无缘,不似当年在剑川。

衰病可曾同酒盏,俗氛那得和诗篇。

枫宸领袖三千士,莲幕徊翔十七年。

荣进在公真素定,槎溪嫡派看初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áoqiānpàn
sòng / chén

ménsānzǎiyuándāngniánzàijiànchuān

shuāibìngcéngtóngjiǔzhǎnfēnshīpiān

fēngchénlǐngxiùsānqiānshìliánhuáixiángshínián

róngjìnzàigōngzhēndìngchápàikànchūchuán

翻译
闭门三年疑无相见之缘,不再像往昔在剑川的日子。
身体衰弱疾病缠身,哪还能一同举杯对酒?世俗风气又怎能与我吟诗作对。
如同枫宸的领袖,引领三千士卒,我在莲幕中徘徊了十七年。
官场晋升全凭公正,我的品性早已奠定,期待着在槎溪正宗血脉中传承初见的风采。
注释
杜门:闭门不出。
疑:怀疑。
缘:缘分。
剑川:地名,可能指诗人过去的居所。
衰病:身体衰弱疾病。
酒盏:饮酒的器具。
俗氛:世俗风气。
诗篇:诗歌。
枫宸:比喻朝廷或领导地位。
三千士:众多部下或追随者。
莲幕:古代官署的代称。
十七年:时间长度,表示长期任职。
荣进:晋升荣耀。
在公:在公事上。
真素定:品性纯正坚定。
槎溪嫡派:槎溪家族的正统血脉。
初传:初次显现或传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为送别姚佥判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感慨。首句“杜门三载疑无缘”描绘了姚判官三年来深居简出的生活,似乎与外界交往减少,诗人对此感到疑惑和惋惜。次句“不似当年在剑川”回忆起姚判官过去的风采,暗示了他如今境遇的变化。

第三句“衰病可曾同酒盏”,诗人关心友人是否因身体状况而减少了饮酒的欢聚,流露出对姚判官健康状况的担忧。第四句“俗氛那得和诗篇”则表达了对社会风气浮躁的不满,暗指姚判官在这种环境中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论诗文。

第五句“枫宸领袖三千士”赞扬姚判官的领导才能,他在官场中如同枫宸领袖般引领众多士人。最后一句“莲幕徊翔十七年”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仕途经历,莲幕比喻官署,十七年则表示他在官场的时间长久。

最后两句“荣进在公真素定,槎溪嫡派看初传”寄寓了对姚判官公正清廉品格的认可,祝愿他在仕途上继续稳步提升,如同槎溪正宗血脉得以传承。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关切,也是对姚判判官品性与仕途的赞美。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寄杨敦初·其一

野树吟秋日,江云送目初。

百年谁命驾,两地且传书。

潘岳功名薄,庄生吏体疏。

禅心知不减,挥麈近何如。

(0)

宿村中

古木攒幽壑,丛篁蔽小祠。

篮舆村犬吠,罗服野人疑。

稻熟家家酿,山香处处诗。

田翁强解事,款款具威仪。

(0)

夏日同龚散木能者崔晦之邹伯学李子髯携妓泛舟和尚桥·其二

试说鸳鸾侣,何如鸥鹭群。

溪光描翠黛,竹影写罗裙。

云日鱼鳞气,霞波雉尾文。

鹤飞冲树起,天半一声闻。

(0)

泛舟便河·其一

一棹碧苍茫,蕉衫碎影凉。

风音和鸟语,水色与天光。

岸老蒲根出,沙平荻笋香。

蹄轮何滚滚,对面即沧浪。

(0)

宿落石台山房·其一

苍翠垂三亩,凉阴可一庭。

茶烟和雾出,灯影入流青。

快眼山容熟,蒸岩雨气腥。

溪声寒到枕,阖户了遗经。

(0)

宿双清庄赠印上人

百折琉璃沸,千峰帝网罗。

更忧尘界少,却碍岭云多。

说法乌成马,穷源水是波。

死关真个死,赚尔儿孙何。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