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榜得佳名,山鬟拥翠闉。
风流传晋客,谈笑忆秦人。
水出桃源路,花浮洞府春。
未应迷俗驾,行处是通津。
亭榜得佳名,山鬟拥翠闉。
风流传晋客,谈笑忆秦人。
水出桃源路,花浮洞府春。
未应迷俗驾,行处是通津。
这首宋朝诗人章凭的《流花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中“亭榜得佳名,山鬟拥翠闉”两句,巧妙地将亭台与山峦融为一体,以“佳名”和“山鬟”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文情感,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接着,“风流传晋客,谈笑忆秦人”则通过历史人物的想象,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氛围,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水出桃源路,花浮洞府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仿佛引导读者穿越到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桃花源,感受那里的春天气息。最后,“未应迷俗驾,行处是通津”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暗示了在繁忙尘世中寻找心灵归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