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瞻就遍郊坰,每问春耕辔为停。
去岁逢收衣食足,幸无鹄面与鸠形。
村民瞻就遍郊坰,每问春耕辔为停。
去岁逢收衣食足,幸无鹄面与鸠形。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晨间劳作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首句“村民瞻就遍郊坰”,描绘了村民们在广阔的田野中忙碌劳作的场景,展现出一片繁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这里的“瞻就”意为“看过去”,“郊坰”指的是郊外的广阔田地,整体画面给人以开阔、生机勃勃之感。
次句“每问春耕辔为停”,进一步描绘了村民们在春耕时节的专注与投入。他们停下手中的农具,或许是在询问天气、农事或是彼此交流经验,体现了农民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丰收的热切期盼。
后两句“去岁逢收衣食足,幸无鹄面与鸠形”,则从侧面反映了去年丰收的喜悦与今年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通过对比去年的丰衣足食与前人所描述的饥饿、瘦弱的形象(鹄面指面容枯槁,鸠形形容身体瘦削),诗人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安定、人民富足的欣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往艰苦岁月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代乡村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对劳动、丰收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深意,是清代田园诗中的佳作。
今之副都古中丞,才华超逸众所称。
清如金壶贮寒露,皎如玉树含春冰。
昔年钱塘作太守,千里湖山歌杜母。
一琴一鹤镇相随,藉藉声名在人口。
万里秋空一鹗抟,昂昂风来动朝端。
胸中文史三冬足,座上冰霜六月寒。
朅来诗篇烂盈轴,错落明珠间清玉。
方期丹凤鸣朝阳,岂比白驹在空谷。
嗟余才薄竟蹉跎,每爱新诗佳句多。
几度相思不相见,其如屋梁残月何。
庶子宅中万竿竹,飒飒清风动苍玉。
轻烟覆砌碧云寒,初日卷帘晴雨绿。
开窗展席敞银屏,琅玕直节高青青。
湘灵鼓瑟众仙降,翠旌缥缃花冥冥。
游尘影绝炉烟静,坐中髣髴潇湘景。
坠露翻林鹤梦惊,沧波激石龙吟冷。
退直归来月在门,此中幽兴与谁论。
风前自把琴三弄,月下还倾酒一尊。
酒阑琴罢月将落,夜久秋声生屋角。
翻思昔在故园时,留客烹茶更清酌。
堂中老亲年最高,萧萧华发宫锦袍。
林间几杖从孙子,辄向苍苔拾凤毛。
画图潇洒诚清玩,何以得之锦绣段。
他年烧笋共晨餐,一笑相看还喷桉。
国风美王化,关雎正彝伦。
结发谐伉俪,恩爱日相亲。
窈窕慎淑仪,嫌昵非所欣。
甘从冀子耨,不厌黔生贫。
如何会稽妇,呶呶丑负薪。
亦有薄行士,杀妻求将军。
所贵闺门内,相敬如友宾。
举案重高义,断丝感微言。
嗟嗟白头曲,忍作清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