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入黄昏,油云低复屯。
当春滋地气,为泽即天恩。
砌下土香发,堂坳水意存。
言泉那可阏,真是涤心源。
微雨入黄昏,油云低复屯。
当春滋地气,为泽即天恩。
砌下土香发,堂坳水意存。
言泉那可阏,真是涤心源。
此诗描绘了微雨蒙蒙、黄昏将至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微雨入黄昏”,点明了时间背景,微雨轻轻洒落,黄昏渐渐降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油云低复屯”一句,以“油云”形容雨云,形象生动,低垂的云层仿佛凝聚着雨水,预示着一场小雨即将来临。
“当春滋地气,为泽即天恩”两句,转而赞美春雨的滋润作用,春雨如同上天的恩赐,滋养大地,带来生机与希望。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生命和情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砌下土香发,堂坳水意存”描绘了雨后地面的清新气息和积水留下的痕迹,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静谧与美好。砌下,指台阶之下;堂坳,指厅堂内的低洼处。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雨后环境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受。
最后,“言泉那可阏,真是涤心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泉水象征着纯洁与源头,不可阻断,它能洗涤心灵,净化人心。这句话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追求纯净、高尚生活态度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微雨黄昏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仰,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突作奇声不可测,长风欲使孤松折。
林叶不待西风飞,顿觉南风有秋色。
怒雨忽山外来,跳波击瓦心怀开。
雷驱电助不可息,风声盘走如相催。
暑馀晴雨失调剂,黄尘得雨吹腥气。
竹中新构读书堂,一缕炎风摇不至。
书窗掩卷静无声,电卷雷收雨渐停。
推窗一望净如洗,天光凝碧青山青。
茅檐低接锄花圃,山园风味清如许。
数声啼鸟出新晴,半树斜阳滴残雨。
雪后北风起,岁暮临新年。
言念客中人,何日方当还。
旅食恐不周,多病凋丰颜。
一月两寄书,一书五六篇。
告我客中事,略有好因缘。
县令与之游,我闻心喜欢。
吾兄本书生,所馀惟青毡。
明哲贵保身,思退慎进前。
出处各有时,请看墀与壖。
乐道毋忧贫,仰不愧于天。
且待春风至,万物同新鲜。
寄以敝狐裘,副以苍玉镮。
翘首望南云,新雁将北旋。
邹峄野火焚,会稽残字假。
不见秦代碑,犹见秦宫瓦。
萯阳云树暗,兰池烟草萋。
不见秦宫瓦,乃见秦沟泥。
沟泥亦非泥,洗妆渍粉泽。
脂红与黛翠,残香敛魂魄。
祖龙平六国,后宫罗婵娟。
永巷等阴隧,不见卅六年。
清渭涨腻流,远绕骊山路。
此砖何自得,应近骊山树。
建业印模糊,铁厓书妩媚。
何如青陵台,驳落苔花翠。
秦云不可见,秦月犹在空。
寂寂澄心堂,郁郁阿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