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死,竫人足大年。
此生谁优劣,运命定皇天。
单父毙饿虎,张毅热病捐。
理内与逐外,生死皆适然。
凫胫不可续,鹤胫不得缩。
骈拇决则啼,枝指龁乃哭。
太上在因之,安排徒鹿鹿。
保身保国家,清净生百福。
以此遣烦虑,歌吟任鼓腹。
夸父逐日死,竫人足大年。
此生谁优劣,运命定皇天。
单父毙饿虎,张毅热病捐。
理内与逐外,生死皆适然。
凫胫不可续,鹤胫不得缩。
骈拇决则啼,枝指龁乃哭。
太上在因之,安排徒鹿鹿。
保身保国家,清净生百福。
以此遣烦虑,歌吟任鼓腹。
这首诗《偶感》由清代诗人顾峵所作,以深邃的哲思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生命、命运、生死、自然规律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夸父逐日死,竫人足大年”,通过夸父追日的典故,与竫人的长寿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生命长短的思考,以及对追求与满足的不同态度。夸父代表了对理想无尽的追求,而竫人则象征着知足常乐的生活智慧。
接着,“此生谁优劣,运命定皇天”,提出生命价值的相对性,暗示命运的力量超越个人的评价,强调了宿命论的思想。
“单父毙饿虎,张毅热病捐”运用了两个具体事件,单父被饿虎捕食,张毅因热病离世,说明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无法逃脱自然法则。
“理内与逐外,生死皆适然”进一步阐述了生死观,认为无论是内在的修养还是对外在的追求,最终都会归于自然的循环,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无需过分忧虑。
“凫胫不可续,鹤胫不得缩”通过凫(野鸭)和鹤的腿长无法改变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本性难以改变,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骈拇决则啼,枝指龁乃哭”则是对身体缺陷的描述,骈拇(多出的拇指)和枝指(多余的指头)的痛苦,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复杂性和不完美性。
“太上在因之,安排徒鹿鹿”指出最高境界在于顺应自然,一切人为的努力往往徒劳无功,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最后,“保身保国家,清净生百福”表达了对个体和社会和谐共存的追求,认为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平静,不仅能够保全自身,还能带来社会的繁荣与幸福。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深刻探讨了生命、命运、自然规律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