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轩》
《竹轩》全文
明 / 童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闻道君家轩子好,高情更借竹为名。

开门苍雪洒衣湿,当昼青云满眼生。

林下四时无日色,枕边六月有秋声。

丁宁慎勿开三径,更有萧萧车马鸣。

(0)
鉴赏

这首明代童冀的《竹轩》诗,以“竹”为主题,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竹轩独特情感的寄托。

首联“闻道君家轩子好,高情更借竹为名”,点明了竹轩的主人及其高雅的情趣,通过“高情”二字,暗示了主人不凡的品格与追求。接着,“开门苍雪洒衣湿,当昼青云满眼生”,描绘了竹轩内外的自然景象,苍茫的雪景与满眼的青云,既展现了环境的静谧与清新,也隐喻了诗人心境的纯净与高远。

颔联“林下四时无日色,枕边六月有秋声”,进一步深化了竹轩的环境特点,四季之景在林间流转,却不见日色,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而六月的酷暑,在枕边听来却是秋声,这种反季节的感知,不仅体现了竹轩的独特之处,也反映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尾联“丁宁慎勿开三径,更有萧萧车马鸣”,则表达了诗人对竹轩宁静生活的珍惜与向往。三径,原指隐士的居所,此处暗含着对世俗纷扰的避世之意。诗人叮咛不要轻易打开通往外界的路径,因为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喧嚣与尘埃,与竹轩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强调了对内心世界纯净与和谐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竹轩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雅致及心灵纯净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童冀
朝代:明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猜你喜欢

善琴者唐侃村居西山下是日过其庐因题

百战归来志未磨,却耽小隐意如何。

临泉兴寄猗兰操,筑室情同安乐窝。

幽赏漫随孤鹤去,剧谈常喜野人过。

一挥应令四山响,觌面真师黈益多。

(0)

雨后

雨后山泉壮,津津吐灵脉。

香发垂檐花,润逼依垣石。

珠声咽云窦,带影拖嵌隙。

三春望泽时,一滴难为益。

雨足可无藉,偏觉沟涧窄。

何如彼沧海,不涸亦不溢。

(0)

清明

几曾改火有新烟,故事犹然此日传。

节届薄寒轻暖际,兴留山郭水村边。

北方常觉莺花晚,今岁才知景色鲜。

却为清斋疏宴赏,先农寅祀重祈年。

(0)

烟郊行宫晚坐

稍葺行宫驻跸便,文窗芸榻景依然。

纵无松竹供吟趣,颇有诗书作静缘。

小住亦佳逢此夕,所思难遣忆前年。

语禽嘲哳非无意,喧寂都来契四禅。

(0)

祈谷斋居

祈谷斋居当谷日,转寅首祚倍寅恭。

重民三事曰惟祭,陈政九畴端在农。

节物漫教辉火树,舂容先自警宵钟。

明衣景仰宣尼慎,诗句清吟更有颙。

(0)

香山对月

对月最宜秋,此言良不易。

已去三之二,流光迅过隙。

云卧有夙志,月宿乃今昔。

是境复是时,诚哉不易获。

纵未满尖角,已自悬半璧。

清光不可扪,峭冷谁能迫。

山静鹤声畅,风定泉影白。

松竹无改节,亦复银云碧。

妙参无色天,安得心神役。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