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吹倒庭前树,更有飞来雨如注。
终朝畏暑自脱巾,亟起收书不能屦。
前山云重如泼墨,坐想溪流高数尺。
是间无乃隔分龙,点滴才堪清几席。
前时小旱已作忧,三日为霖遂不休。
早禾尽实晚禾秀,造物于此功无留。
祇今望霓尤所急,百里之行半九十。
民乃奔走奉神祠,神盍经营足民食。
疾风吹倒庭前树,更有飞来雨如注。
终朝畏暑自脱巾,亟起收书不能屦。
前山云重如泼墨,坐想溪流高数尺。
是间无乃隔分龙,点滴才堪清几席。
前时小旱已作忧,三日为霖遂不休。
早禾尽实晚禾秀,造物于此功无留。
祇今望霓尤所急,百里之行半九十。
民乃奔走奉神祠,神盍经营足民食。
这首宋代赵蕃的《二十一日雨》描绘了夏日骤雨的场景。首句“疾风吹倒庭前树,更有飞来雨如注”生动地展现了疾风骤雨的力量,仿佛连树木都无法抵挡。诗人因畏暑而脱去头巾,匆忙起身收书,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形象地写出他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忙碌。
接下来,“前山云重如泼墨,坐想溪流高数尺”运用比喻,形容乌云密布,仿佛泼洒的墨水,让人想象溪流水位上涨的情景。诗人感叹这样的天气可能意味着雨水过多,担心洪水泛滥。
“是间无乃隔分龙,点滴才堪清几席”进一步表达对降雨的忧虑,担心雨水虽少但持续不断,影响日常生活。诗人回忆起之前的小旱已经令人担忧,如今连续多日的降雨更让他深感忧虑。
最后两句,“早禾尽实晚禾秀,造物于此功无留”转而转向农业生产,庆幸这场雨对于庄稼生长有益,早稻结实,晚稻茁壮,大自然似乎在施展它的恩惠。然而,诗人仍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切,“祇今望霓尤所急,百里之行半九十”,希望神明能尽快结束降雨,让百姓免受困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关怀,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民生的关注,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低斋结空野,小竹移孤林。
斋閒竹净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厌暑,独此留残阴。
戛雨挫促梦,穿风搜凉襟。
长茵展丽藓,乱歌奏欢禽。
侍奴裹村服,语客抛尘簪。
志高成利雠,思爽生诗淫。
值圣喜盈卷,感古悲入琴。
山迎稳履远,月劝澄杯深。
荣名虽未染,幸亦非堙沈。
先世宦不达,少年才已雄。
何人为父执,独自振家风。
物色营求广,宾兴礼数隆。
孤寒今有望,太守汉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