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感·其三》
《有感·其三》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庭下缧囚何忿争,刀笔少年初醉醒。

黄金满把未回眼,笑杀迂儒欲措刑。

(0)
翻译
庭院中的囚犯为何愤怒争吵,
手持刀笔的年轻人刚刚酒醒。
注释
庭下:庭院之中。
缧囚:被囚禁的人。
忿争:愤怒争吵。
刀笔少年:指处理文书的年轻官员。
初醉醒:刚刚从醉酒中醒来。
黄金:比喻财富或权力。
满把:很多,充足。
未回眼:没有看一眼。
迂儒:迂腐的读书人。
措刑:定罪施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觏的作品,名为《有感》。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

“庭下缧囚何忿争”,这里“庭下缧囚”指的是被束缚的人,这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诗人通过这样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公正和压迫的愤慨之情。

接下来,“刀笔少年初醉醒”,这句中的“刀笔”指的是文字与智慧,而“少年初醉醒”则透露出一位年轻有为的人在经历了一番精神上的觉醒,可能是对现实的认知或是对于人生的某种领悟。

第三句,“黄金满把未回眼”,这里的“黄金满把”象征着权力、财富和荣耀,而“未回眼”则表明诗人并没有被这些物质欲望所迷惑,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最后一句,“笑杀迂儒欲措刑”,这句话中的“迂儒”可能是指那些只知死守礼教、缺乏创新精神的人。诗人用“笑杀”来表达对这些人的讥讽,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过时观念的轻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思考,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以及诗人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逢刘吉士钝庵时谪戍雁门

叹尔词林客,如何在塞门。

蹉跎头渐白,慷慨气犹存。

把剑论时事,吹灯照泪痕。

金鸡闻欲赦,早晚沐天恩。

(0)

石州陷后作四首·其二

石州古名郡,一日化为灰。

敌骑岂飞到,城门不战开。

腐儒终误国,盛世自多才。

好用廉颇辈,空谈何补哉。

(0)

环县别计簿萧郎中

君来自庆阳,我先宿灵武。

前路入沙碛,况为风雨阻。

馆舍对层台,苍茫阅今古。

愁云黯萧关,江声带鼙鼓。

忆昔白衣士,谈笑恢疆土。

君住泰山下,日夕吟梁甫。

局蹐者何为,王事方靡盬。

逢时树勋名,桑刘口不数。

我鬓已刁骚,逝将寻巢父。

山城无酒家,别悰觉其苦。

(0)

苦寒行沁州山中作

凌晨陟龟岭,诘曲怯跻攀。

抚时岁聿暮,积雪蔽崇峦。

寒生危堑里,雀啼枯木间。

绵衣犹恨薄,仆从衣俱单。

路旁有民舍,柴门掩空山。

壮者散四方,老者卧草菅。

海宇多变故,徵求日未閒。

营构一何急,边尘满汉关。

壑深水不流,我泪独潺湲。

凭谁叫阊阖,早使阳春还。

(0)

寄王宗器

松下思君独杖藜,陇山遥望眼中迷。

书成欲付霜前雁,却恨南飞不向西。

(0)

寿藏

寻得佳山水,穷年得所依。

凿苔开冢塔,种树作帘帏。

莫讶滕公喜,休教庄老讥。

他年仙化去,还有鹤飞归。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