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何如吕氏安,尺书便尔闯重关。
空将鬓雪惊隆准,不道啼红惨玉颜。
鸿鹄声寒悲晓殿,紫芝香冷怨秋山。
千年犹昧深根术,又落巴童橘树间。
刘氏何如吕氏安,尺书便尔闯重关。
空将鬓雪惊隆准,不道啼红惨玉颜。
鸿鹄声寒悲晓殿,紫芝香冷怨秋山。
千年犹昧深根术,又落巴童橘树间。
这首诗描绘了商山四皓图中的场景与情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复杂心理。诗人通过对比刘氏与吕氏的不同命运,引入尺书闯关的戏剧性情节,巧妙地展现了权力更迭对个人命运的影响。诗中“空将鬓雪惊隆准,不道啼红惨玉颜”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鬓雪”象征年华老去,“隆准”形容帝王之相,而“啼红”与“惨玉颜”则描绘了女性的哀愁与凄美,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鸿鹄声寒悲晓殿,紫芝香冷怨秋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鸿鹄的哀鸣与紫芝的凋零,不仅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也暗喻了人物命运的无常与无奈。最后,“千年犹昧深根术,又落巴童橘树间”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深藏不露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历史的洪流中,也有被遗忘或忽视的个体,如同落入巴童橘树间的遗珠,虽珍贵却难以被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想象与演绎,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层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历史与人性深刻探讨的佳作。
范子蜕冠履,扁舟逸霄汉。
嗟予抱险艰,怵惕惊瀰漫。
穷通泛滥劳,趣适殊昏旦。
浴日荡层空,浮天淼无畔。
依滩落叶聚,立浦惊鸿散。
浪叠雪峰连,山孤翠崖断。
风帆同巨壑,云矗成高岸。
宇宙可东西,星辰沈粲烂。
霞生澒洞远,月吐青荧乱。
岂复问津迷,休为吕梁叹。
漂沈自讵保,覆溺心长判。
吴越郡异乡,婴童及为玩。
依稀占井邑,嘹唳同鹅鹳。
举棹未宵分,维舟方日旰。
徵斯济川力,若鼓凌风翰。
易狎当悔游,临深罔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