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
宛转雕鞬际,依稀半月明。
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
徒切乌号思,攀龙遂不成。
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
宛转雕鞬际,依稀半月明。
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
徒切乌号思,攀龙遂不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从字面上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来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
“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这两句通过对比桃树与桑树的不同特性,展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其中,“桃文”指的是桃花,“称辟恶”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桑质”则是桑树,“表初生”说明桑叶开始萌发。诗人通过这两种植物的不同生长状态,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宛转雕鞬际,依稀半月明。”这里描绘的是夜晚的景色。“宛转”形容弓的曲线美,“雕鞬”则是装饰精美的弓和箭筒。诗人用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而“依稀半月明”则让人联想到了夜空中那轮淡淡的月亮,给整个画面增添了梦幻般的光彩。
“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这两句诗继续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孤寂。远处传来的是大雁飞过时留下的影子,而“虚引”则是对空中回荡着的猿啼(猴子的叫声)进行了一种模糊而又微妙的描绘。这种写法强化了夜晚的寂静感。
最后,“徒切乌号思,攀龙遂不成。”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对远大志向难以实现的感慨。“徒切”意为徒劳无功,“乌号”是古代用来召集士兵的工具,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呼唤或者期待。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体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夜色氛围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既美好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情感。
一碧动鲈鱼佳兴,浩荡鸥波放烟艇。
过溪桥,十里香稻垂花,秋未晚,远渚芙蕖万柄。
野翁能爱我,酌酒烹鸡,何处渔歌更堪听。
醉起试推篷,骤雨初收。斜阳外、山光云影。
愿百岁、逍遥瀼西东,任华发星星,换来青镜。
少小秉微尚,游心在《六经》。
苒苒岁年迟,乃与尘事冥。
入秋多佳日,何以陶我情。
园蔬青可摘,新谷亦既升。
命室酿美酒,一壶聊复倾。
儿女在我侧,亲戚还合并。
终觞无杂言,但说岁功成。
至乐固如此,是外徒营营。
金陵新阁空中起,虎踞龙蟠凤双掎。
沈檀雕柱阚玉螭,丽华吹笙綵云里。
水晶帘空滤明月,三十六宫白于水。
红尘巴马四百秋,五城步障五花毬。
綵缯山头盖宫殿,山前十二银潢流。
健娥五百曳锦缆,金莲吐影上下金银州。
二三狎客混歌舞,中有酒悲泪如雨。
嘉州讽谏三阁图,秦川别幸千花株。
回鹃队,鸦群呼,夜半卷土昌泸渝。
黄茅缚髻口衔璧,草降表,王中书。
呜呼,《玉树》声中作唐虏,门外崇韬是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