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羽纷披一尺长,带烟和雨过书堂。
知君别有臞仙种,容易难教出洞房。
翠羽纷披一尺长,带烟和雨过书堂。
知君别有臞仙种,容易难教出洞房。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菖蒲的形态与特性,同时融入了对吴公济赠予菖蒲的感激之情。首句“翠羽纷披一尺长”,生动地展现了菖蒲叶片的翠绿与轻盈,仿佛翠鸟的羽毛一般,既形象又富有生机。次句“带烟和雨过书堂”,则通过烟雨的背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湿润的氛围,菖蒲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鲜活,似乎带着自然界的灵气穿越书堂,增添了诗的意境之美。
后两句“知君别有臞仙种,容易难教出洞房”,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吴公济赠送的菖蒲比作“臞仙种”,暗示其珍贵与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赠者品格的赞美。这里“容易难教出洞房”一句,既是对菖蒲生长环境的描述,也是对赠者情谊之深的隐喻,暗示了这种珍贵之物不易得,如同珍藏于深闺中的佳人,难以轻易示人。整首诗通过对菖蒲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友情与赠礼的珍视之情,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料理归期不作难,等閒坐蜕白云轩。
去来自熟三生路,谈笑聊书四偈言。
舍利虽藏多宝塔,化身应返给孤园。
阴功若證菩提果,更与众生洗病根。
留别诗成语更酸,谁怜索米困长安。
圣朝有意台莱咏,高士无嫌桂柏寒。
闻道新书行入奏,少陪征棹慰馀欢。
一封临召君须出,山色溪光不可餐。
忆昨君有行,飘飘气欲仙。
去作苏门啸,不觉晚岁年。
云采照高秋,盟言尚无愆。
远音传征鸿,俄乃栖冷泉。
北山有野鹤,长唳声闻天。
高人游华胥,岂不惊昼眠。
囊中宝苑书,香翰徒联翩。
安得九灵光,晔晔飞我前。
青青冢上木,夭矫摩太虚。
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濡。
其来至高曾,奚啻五世储。
伟哉廊庙材,而受斤斧屠。
其间钟异质,形气与众殊。
小者近十围,大者百尺躯。
九苞凤可巢,千载苓可锄。
难以刀锯加,俾与玉石俱。
留为龙鸾种,要产驹与雏。
咨汝二十二,结交犹朋徒。
共期松乔寿,以卫龙虎区。
子孙其保之,慎勿使剪除。
毋效发冢儒,假辞取珠襦。
群柏既就歼,所存能几馀。
时哉能得已,涕泣而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