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宫结净因,周环绿水漾波新。
歌台画舫何妨闹,恰是亭亭不受尘。
一朵花宫结净因,周环绿水漾波新。
歌台画舫何妨闹,恰是亭亭不受尘。
这首诗描绘了莲花寺中莲花的独特气质与环境的清雅。首句“一朵花宫结净因”,以“一朵”点明莲花的独树一帜,“花宫结净因”则暗示莲花生长于清净之地,预示其高洁之质。次句“周环绿水漾波新”,通过“绿水”和“漾波新”描绘出莲花生长于碧波荡漾的水边,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歌台画舫何妨闹”,看似矛盾地将热闹的场景与莲花联系起来,实际上是在强调莲花虽处喧嚣之中,却能保持其宁静自守的品质,不为外界所动。最后,“恰是亭亭不受尘”,以“亭亭”形容莲花的挺拔姿态,强调其高洁不染的特性,即使在尘世中也能保持纯洁,不受世俗污染。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生长环境的描绘和对其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忆昔南方木叶下,祝融逗留不退舍。
闾阎未简卒岁材,明月满门自宜夜。
而今身在天中央,日月寒暑遵故常。
西风今日我为政,冥冥尘沙何可当。
浮云倚势不解事,浓阴数日酿秋思。
卧病但作仲卿泣,载酒谁问子云字。
故人千里知我寒,书来遗我帛数端。
拣丝织作经纬称,长细广幅尺度宽。
染人暴练勿设色,衣被皎皎识君德。
东山一何高,他山不足论。
其间有玖石,乃是世人珍。
时与我数友,登高看嶙峋。
悠然叹黄鹄,飞及下山云。
我友今年归,寂绝车马尘。
问言家何许,正与此山邻。
想为携蜡屐,自往穷朝昕。
斯游孰可陪,有意徒殷勤。
门前一溪水,清彻多游鳞。
安得尺素书,问讯情所亲。
四时且终穷,明日是青春。
便作隔岁别,感怀意未伸。
郊原共游地,我独行逡巡。
重来望东山,晤语焉可闻。
杀人刀,活人剑。上古之风规,亦是今时之枢要。
言句上作解会,泥里洗土块。
不向言句上会,方木逗圆孔。未拟议,已蹉过。
正拟议,隔关山。击石火,闪电光。
搆得搆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