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灭烽惟留屯,时平更觉将军尊。
铃斋看雪拥衲坐,急鼓又报边城昏。
百壶高宴梨栗圃,千里未尽桑麻村。
天怜公老无以乐,一星飞堕从天门。
得无遗履谷城化,恐是吃草金华魂。
不然荆棘霜露底,兀然奇怪来无根。
女娲捣鍊所遗弃,奔潨尚有河汉痕。
岂其谋国坐不用,聊以永日宁复论。
跳梁不忧牧并塞,绥纳可使鱼游盆。
公归廊庙谁得挽,此石万古当长存。
居庸灭烽惟留屯,时平更觉将军尊。
铃斋看雪拥衲坐,急鼓又报边城昏。
百壶高宴梨栗圃,千里未尽桑麻村。
天怜公老无以乐,一星飞堕从天门。
得无遗履谷城化,恐是吃草金华魂。
不然荆棘霜露底,兀然奇怪来无根。
女娲捣鍊所遗弃,奔潨尚有河汉痕。
岂其谋国坐不用,聊以永日宁复论。
跳梁不忧牧并塞,绥纳可使鱼游盆。
公归廊庙谁得挽,此石万古当长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诗中通过描绘居庸关的宁静与雪景,表达了对将军的敬意以及对和平时期将军闲适生活的感慨。"铃斋看雪拥衲坐"形象地刻画了将军在雪中静思的场景,"急鼓又报边城昏"则暗示了昔日战事的紧张与现在安宁的对比。
诗人接着写到将军的宴饮和田园风光,"百壶高宴梨栗圃,千里未尽桑麻村",展现了将军生活的富足和乡村的宁静。然而,对于将军的晚年,诗人以"天怜公老无以乐"表达同情,又借"一星飞堕从天门"寓言将军的离世,暗示其功业未竟。
诗中还提到将军可能的归宿,如"遗履谷城化"或"吃草金华魂",寄托了对英雄的怀念。最后,诗人感慨将军的智谋未被充分施展,但仍以"跳梁不忧牧并塞,绥纳可使鱼游盆"赞扬其治国才能,认为他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展现出非凡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雪浪石的寄题,既赞美了将军的功绩,也表达了对他的惋惜和敬仰,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御宇十六年,敬勤盟宥密。
日久虞或懈,触事励无逸。
祗此保赤怀,自信始终一。
际和赖天庥,宜与民休息。
正供三百万,概免施恩恤。
念兹江浙地,财赋之所出。
岂能无水旱,曾未靳赈恤。
闾阎象如何,观民将启跸。
正逢大庆岁,慈宁开六帙。
两江积逋多,蠲除惟一律。
浙省岁额完,足占民俗质。
示嘉量宽徵,庶免追呼疾。
百工佐予者,寰海筹宁谧。
尔虽怀桑梓,予惟责名实。
但期一德同,言谢均奚必。
在易有至训,惠勿问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