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跋遮曲》
《跋遮曲》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古风

君不见鲁中群儿歌跋遮,跋遮跋遮何语耶。

吴歈越吟初不省,恐自塞北传胡笳,跋遮胡为乐中华。

试歌河涨水渐车,河中耕泥春种麻。

麻生三岁不开花,腰菱两角黑如鸦。

渔父笑且语,谁能跋遮舞。

君不见前年大旱河草黄,草中鱼子化飞蝗。

又不见往年大雨雨决渠,渠中朽瓜生老鱼。

蝗飞食场谷,击鼓烦趁扑。

我家家具如笋束,今年梁山挠浊淤,儿无锄麻姑来渔。

荷锄往卖锄,买网空市无。

丁丁斲船斲屋栌,艇子如星唤施罛。

夜唱跋遮曲,群鸣起白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ē
sòng / cháozhī

jūnjiànzhōngqúnérzhēzhēzhē

yuèyínchūshěngkǒngsāiběichuánjiā

zhēwèizhōnghuáshìzhǎngshuǐjiànchē
zhōnggēngchūnzhǒngshēngsānsuìkāihuā

yāolíngliǎngjiǎohēixiàoqiě

shuínéngzhējūnjiànqiánniánhàncǎohuáng

cǎozhōnghuàfēihuángyòujiànwǎngniánjué

zhōngxiǔguāshēnglǎohuángfēishíchǎng

fánchènjiājiāsǔnshù

jīnniánliángshānnáozhuóérchúlái

chúwǎngmàichúmǎiwǎngkōngshì

dīngdīngzhuóchuánzhuótǐngxīnghuànshī

chàngzhēqúnmíngbái

翻译
你可曾听见鲁中的孩子们唱着跋遮,他们在说什么呢?
吴地的歌声和越地的吟唱,起初我并不明白,恐怕是从塞北传来的胡笳声,跋遮为何成了华人的乐曲。
试着唱起河水上涨,如同车轮滚动,农民在河中耕田,春天播种麻籽。
麻籽长到三年不开花,腰间的菱角黑得像乌鸦。
渔夫笑着说话,谁又能跳起跋遮舞呢?
你没看见前年大旱,河草都变黄了,草丛中的鱼卵变成了飞蝗。
再看往年的大雨,冲决了渠道,烂瓜在水中养出老鱼。
蝗虫飞过吃掉田里的谷物,人们敲鼓催促捕捉。
我家的家具堆积如笋捆,今年梁山的洪水泛滥,孩子们无暇锄麻,姑姑来捕鱼。
他们扛着锄头去卖,却买不到网,市场空空如也。
木匠叮叮咚咚砍削船屋的房梁,小艇像星星般闪烁,撒网捕鱼。
夜晚唱起跋遮的曲调,群鸟齐鸣,白凫成群飞起。
注释
鲁中:鲁地,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跋遮:可能是一种歌曲或方言。
胡笳:古代北方的一种管乐器。
河涨:河水上涨。
腰菱:生长在水边的菱角。
渔父:渔夫。
大旱:严重的干旱。
飞蝗:蝗虫成灾。
梁山:河流名,也可能指地名。
锄麻:用锄头除草。
丁丁:形容伐木或砍削的声音。
施罛:撒网捕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跋遮曲》,通过对鲁中儿童歌唱跋遮曲的描绘,展现了民间生活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诗中通过“跋遮跋遮何语耶”和“吴歈越吟初不省”表达了对这种陌生曲调的好奇和不解,随后将跋遮曲与塞北胡笳相提并论,暗示其可能源于边疆文化。

诗人进一步通过农事活动“河涨水渐车”、“春种麻”来衬托跋遮曲在民间的流传,以及“麻生三岁不开花”、“腰菱两角黑如鸦”的生动画面,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质朴。然而,自然灾害的描写也穿插其中,“前年大旱”、“去年大雨”带来的灾害让生活陷入困顿,人们不得不采取捕捞和捕鱼来应对。

“丁丁斲船斲屋栌”描绘了人们为了生计忙碌劳作的情景,而“夜唱跋遮曲,群鸣起白凫”则以夜晚的歌声和野鸭的鸣叫作为背景,增添了诗的意境。整首诗通过跋遮曲这一载体,反映了民间生活的艰辛与欢乐,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同潘子登卢俊斯佘兼五小饮梁巨川山馆分得十一真

树影横阶不染尘,墙头山色况嶙峋。

半年好月唯今夕,四座清风尽雅人。

杯有浅深从所好,语无伦次任吾真。

短衣出送溪桥夜,明日相寻在钓纶。

(0)

苦吟分得丝字

力穷天地外,独立夕阳时。

物态皆吾巧,春风不自知。

舌从荆妇笑,香遣稚儿司。

究竟成何事,年年催鬓丝。

(0)

夜起西山草堂口占别吴又札梁颙若梁亮圃

无成三十老渔蓑,旧国深惭此屡过。

生计未知何事好,诗篇唯觉别人多。

高城晓角收凉月,岐路西风长白波。

犹幸交亲不相弃,夜烧银烛为悲歌。

(0)

赠袁伟振林叔吾

珊瑚洲畔柳,可以赠依依。

自我此为客,而君遂不归。

夜吟销画烛,春雨共寒衣。

未别先惆怅,他宵明月晖。

(0)

次答温杜公四首·其一

列子能风御,骚人好远游。

重为萍梗泛,应以荔枝留。

中宿潮南落,双江水北流。

虽云隔千里,矗矗万峰稠。

(0)

题采饮山人耦耕图

饮犊于上流,洗耳犹为污。

采薇而食之,西山乃周土。

昔贤立人极,以作狂澜柱。

制行岂不高,厥躬亦云苦。

何如扶犁翁,日以牛为伍。

睅目皤其腹,不闻复不睹。

采山而饮河,安问今与古。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