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十四首·其十四》
《偈二十四首·其十四》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心同虚空界,个中有买卖。

示等虚空法,处处皆周匝。

證得虚空时,全收复是谁。

无是无非法,一离还一合。

不因霜雪苦,那辨岁寒心。

(0)
鉴赏

这首诗以“虚空”为喻,探讨了宇宙万物与心灵的深刻联系。诗人通过“心同虚空界”,表达了心灵与宇宙的统一性,暗示着个体的心灵与整个宇宙的广阔和深远有着内在的关联。

“个中有买卖”一句,似乎在比喻心灵世界中的交易或交换,但这里的“买卖”并非指物质上的交易,而是心灵层面的互动与体验。这可能是对人生经历、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等内心活动的一种隐喻。

“示等虚空法,处处皆周匝”进一步阐述了心灵与宇宙的无边界、无处不在的关系。虚空法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宇宙法则或自然规律,诗人强调这些法则在宇宙各处普遍适用,也意味着心灵法则同样适用于个体的内心世界。

“證得虚空时,全收复是谁”可能是在探讨证悟虚空(即宇宙真理)的过程,以及证悟后心灵的全面回归与自我认知。这里“全收复”可能指的是心灵的完全接纳或整合,而“是谁”则指向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或本我之识的发现。

“无是无非法,一离还一合”这一句表达了宇宙万物的动态变化与和谐统一。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是非之分,它们在不断的变化中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体现了宇宙的圆融与和谐。

“不因霜雪苦,那辨岁寒心”最后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强调了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坚定意志的重要性。霜雪的严寒象征着生活的挑战与困难,而“岁寒心”则代表了在逆境中不变的初心与坚持。诗人通过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保持内心的坚韧与纯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虚空”的概念,探讨了心灵与宇宙的深层联系,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真理和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采薖为余唐卿赋

余君抱奇言不夸,种菜拟学元修家。
临溪筑庐竞诛草,傍路樊圃多编葭。
长镵短夋自成列,不与文笔相交加。
畦界条条任衡缩,沟浍一一随纡斜。
种多不减三十品,分苗撒子时无差。
溉灌未能亲抱瓮,设计巧欲为翻车。
一畦既传渤海薤,五色更接东陵瓜。
新菘脆美初斫脍,嫩瓠肥白才燅豝。
马齿忽惊齐发苋,牛乳始识骈垂茄。
芳心缠丝恶网蛛,老叶画籀欣涎蜗。
自能垦土不芜秽,便可应候登柔嘉。
长奴芟夷脚自赤,老婢采撷头还髽。
不令筐筥混葵藿,反任鼎俎兼鱼虾。
莼羹自适颇豪迈,可办何咄嗟。
谁云小摘畏伤指,我欲大嚼尝摇牙。
何时携杖叩君室,且需木耳并槐芽。
苟能真率见情亲,奚鄙酒薄兼尊污。
一餐自足饱空腹,岂特姜桂烹鸡鴐。
丈夫不能知此味,五鼎日食成淫奢。
君今措事慕诸葛,蔓菁随处为生涯。

(0)

题薛澹园墨竹

澹澹烟中映夕曛,疏疏石上拂晴云。
展图却忆西冈夜,坐听秋声亦有君。

(0)

和徐一夔游龙山杂赋(二首)

翛翛一禅宫,楼台隐金碧。
松关掩呗音,花龛锁云迹。
群僧礼祖余,香灯自长夕。
¤

(0)

重经常熟县

巨邑当吴北,官无接送劳。
水多归海近,城半在山高。
僧寺余庭柏,人家尽野蒿。
重游逢日暮,惆怅促回舠。

(0)

题张山人适乐圃林馆(二首)

开牖依林樾,迢迢去市遥。
翠低承雨竹,绿碎受风蕉。
夕岭还侵户,春流欲断桥。
主人缘爱客,时为出山瓢。
¤

(0)

秋日重游穹窿山海云精舍(二首)

地远尘难到,人家半隔溪。
放禅还候磬,起晓却凭鸡。
云度随山窈,泉行趁涧低。
披丛寻藓壁,更为刻新题。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