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真道人久无诗来用协甫韵并前篇寄之且拉尔耳翁同赋》
《灵真道人久无诗来用协甫韵并前篇寄之且拉尔耳翁同赋》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道人何处是生涯,山绕孤村水绕家。

鬓里雪霜全扫白,胸中梨枣旋开花。

已乘绿景功初就,更服黄精善莫加。

若向静中生妄想,还如炎地走冰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道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境界,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超然的意境。

首联“道人何处是生涯,山绕孤村水绕家。”开篇即以疑问引出主题,道人生活的所在,仿佛与世隔绝,隐匿于山峦环绕的孤村与水流环绕的家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鬓里雪霜全扫白,胸中梨枣旋开花。”进一步刻画了道人的形象与心境。鬓发如同雪霜般洁白,却在心中绽放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梨花与枣树的比喻,既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繁盛,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丰盈。

颈联“已乘绿景功初就,更服黄精善莫加。”描述了道人在自然美景中的修行与成长,通过服用黄精这一传统草药,不仅身体得到了滋养,心灵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尾联“若向静中生妄想,还如炎地走冰车。”则点明了诗的主题与哲理。在宁静中滋生的妄念,就如同在炎热之地行走于冰车上,既不现实也不可行。这不仅是对道人生活的写照,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在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同时,应警惕并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欲望,保持清醒与理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平和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六载酒堂

平生扬子云,识字造奇古。

时有好事人,载酒问训诂。

君乃贵公子,趣向亦如许。

读书如鸡鸣,勤不乱风雨。

亦有问字客,携壶就君语。

君初不作难,应答了无忤。

户外屦如云,作堂蔽寒暑。

林甫端能来,勿与谈杕杜。

(0)

吴迪吉载酒永安寺会者十一分韵赋诗以字为韵予用逸字

延陵多贤孙,杰然者迪吉。

上书因自讼,宾客禁私觌。

瞑目数归期,闭口防罚直。

谒告呼朋侪,笑谈洗忧戚。

开樽青莲界,逍遥以永日。

翩翩客鼎来,草草筵初秩。

子珍乐易人,开谈见胸臆。

宗鲁与人交,坦然无畛域。

君泽学古谈,论议简而质。

伯更廊庙具,绿发居师席。

泽民泮水英,每试辄中的。

叔野饱书史,胸中万卷积。

文美秉天机,温如苍玉璧。

文康气雄豪,目睨天宇窄。

中邦最清修,操履有绳尺。

乐之似长康,痴绝故无匹。

坐客皆奇才,椎钝莫如逸。

诸人或见赏,颇爱性真率。

不求身后名,但喜杯中物。

世故了不知,一醉吾事毕。

(0)

寿周侍讲

我闻仙翁山,秀色媚岗岭。

昔人已仙去,飞步凌绝顶。

世缘磨不尽,一念堕尘境。

先生岂其人,骨相倍清整。

神钟金茎秀,气与霜月冷。

词源倒三峡,笔力扛九鼎。

书林知几年,文字浩千顷。

谈经动旒纩,屡被前席请。

当随凤阁班,径步花砖影。

胡为罢劝讲,禁幄出扬秉。

一麾眇淮甸,素发欲随领。

先生谪仙人,寿与龟鹤等。

富贵要长年,功名看晚景。

未须叹淹回,住世日月永。

(0)

梦中作·其二

尽日看山不厌山,白云飞去又飞还。

傍人莫指云相似,云自无心我自闲。

(0)

福州程使君止戈堂二首·其一

瓯山闽海两高深,幕府同开阅古今。

堂号止戈贤守意,郡名长乐圣君心。

行看铸剑为农器,即有飞鸮集泮林。

比日东南是洙泗,喜闻弦诵发清音。

(0)

颂古二首·其一沩山百年后,向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

翻手书空字已成,忙忙人向两头争。

屈原不是寻渔父,千古谁人论独醒。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