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仙翁山,秀色媚岗岭。
昔人已仙去,飞步凌绝顶。
世缘磨不尽,一念堕尘境。
先生岂其人,骨相倍清整。
神钟金茎秀,气与霜月冷。
词源倒三峡,笔力扛九鼎。
书林知几年,文字浩千顷。
谈经动旒纩,屡被前席请。
当随凤阁班,径步花砖影。
胡为罢劝讲,禁幄出扬秉。
一麾眇淮甸,素发欲随领。
先生谪仙人,寿与龟鹤等。
富贵要长年,功名看晚景。
未须叹淹回,住世日月永。
我闻仙翁山,秀色媚岗岭。
昔人已仙去,飞步凌绝顶。
世缘磨不尽,一念堕尘境。
先生岂其人,骨相倍清整。
神钟金茎秀,气与霜月冷。
词源倒三峡,笔力扛九鼎。
书林知几年,文字浩千顷。
谈经动旒纩,屡被前席请。
当随凤阁班,径步花砖影。
胡为罢劝讲,禁幄出扬秉。
一麾眇淮甸,素发欲随领。
先生谪仙人,寿与龟鹤等。
富贵要长年,功名看晚景。
未须叹淹回,住世日月永。
这首诗是宋代陈汝锡所作的《寿周侍讲》。诗中以“仙翁山”开篇,描绘了一幅仙气缭绕、山色秀丽的景象,引出了对仙人的追忆与赞美。接着,诗人通过“昔人已仙去”,表达了对仙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仙人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世缘磨不尽,一念堕尘境。”这两句揭示了世俗生活的纷扰与束缚,以及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名利时容易迷失自我。随后,诗人笔锋一转,赞扬了“先生”的与众不同,他不仅骨骼清整,气质高雅,而且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犹如长江之水倒流,气势磅礴,笔力可扛九鼎。
“书林知几年,文字浩千顷。”这两句赞美了“先生”在文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广博知识,仿佛在书海中遨游多年,留下了一片浩瀚的文字海洋。接下来,“谈经动旒纩,屡被前席请。”则描述了“先生”在学术上的影响力,他的言论能够触动皇帝的衣带,多次受到邀请参与重要讨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先生”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继续在学术领域发光发热,即使暂时离开讲坛,也依然能在官场有所作为。同时,诗人也对“先生”的长寿寄予厚望,希望他如同龟鹤一般长寿,无论富贵还是功名,都能享受晚年宁静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对“先生”高尚人格和卓越成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福。
积雪初开霁,微阳欲动时。
美人倚芳树,佳讯到南枝。
月冷琼瑶佩,春含冰玉姿。
山中寻旧隐,雪后见丰仪。
又是经年别,如何会面迟。
轻清天所赋,贞白我能持。
品出群英上,名甘处士卑。
仙盟如可结,商梦不须期。
岩野孤踪在,风霜两鬓垂。
中心常自洁,真味少相知。
落落烟尘外,飘飘云水涯。
感怀时晚对,托兴咏周诗。
世人遗子孙,孰不曰田地。
尺累并寸积,朝营复夕计。
曾不一再传,歘然皆弃置。
何如此一心,操存即本是。
方寸地虽少,充拓何有际。
传诸子孙子,耕之有余利。
若人达斯理,名堂寓深意。
恶小不枉为,义小罔敢弃。
五福萃厥躬,一乡称善士。
愿言慎始终,余庆被来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