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耕》
《留耕》全文
明 / 谢一夔   形式: 古风

世人遗子孙,孰不曰田地。

尺累并寸积,朝营复夕计。

曾不一再传,歘然皆弃置。

何如此一心,操存即本是。

方寸地虽少,充拓何有际。

传诸子孙子,耕之有余利。

若人达斯理,名堂寓深意。

恶小不枉为,义小罔敢弃。

五福萃厥躬,一乡称善士。

愿言慎始终,余庆被来裔。

(0)
鉴赏

这首诗《留耕》由明代诗人谢一夔所作,通过对比世俗之人对子孙的馈赠与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财富,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后代、传承美德的深刻见解。

首句“世人遗子孙,孰不曰田地”,开篇点出传统观念中人们常以土地作为留给后人的财富。接着,“尺累并寸积,朝营复夕计”描绘了人们为了积累财富而日夜劳作的情景,体现了对物质追求的重视。然而,“曾不一再传,歘然皆弃置”指出这种追求往往难以持久,财富最终会被遗忘或废弃,暗示了物质财富的短暂性。

“何如此一心,操存即本是”则转向精神层面,提出了一种更为持久和有价值的财富——道德修养和精神传承。作者认为,与其追求易逝的物质财富,不如培养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智慧。接下来,“方寸地虽少,充拓何有际”进一步强调了精神世界的广阔与无限可能,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拓展心灵的边界。

“传诸子孙子,耕之有余利”表达了将这种精神财富传承给后代的重要性,如同耕种土地一样,能够带来丰富的收获。最后,“若人达斯理,名堂寓深意”指出理解并实践这些道理的人,不仅能在个人生活中获得幸福,还能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成为受人尊敬的善士。

整首诗通过对比物质与精神、短暂与永恒,强调了教育后代、传承美德的价值,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不忘培养心灵,为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作者介绍

谢一夔
朝代:明

谢一夔,古源(今乔乐乡前泽花园)人,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卒于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8年)。天顺四年进士,明英宗钦点状元,曾出任翰林学士、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职。其一生著述颇丰,修《英宗实录》、《宋元通鉴纲目》、《续资治通鉴纲目》等史书,并着有《谢文庄公集》、《力余福》等,还曾为明宪宗、孝宗父子的老师,是明代中叶一位颇具声名的大臣、学者。
猜你喜欢

岁暮寄王脩德先生·其二

长啸茅斋窄,清谈酒盏空。

天寒炉擅宠,岁恶甑无功。

计拙居鸠上,身癯讶鹤同。

灯花笑愁绝,故向夜窗红。

(0)

闻鹃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动我愁,二声伤我虑。

三声思逐白云飞,四声梦绕荆花树。

五声落月照疏棂,想见当年弄机杼。

六声泣血溅花枝,恐污阶前兰茁紫。

七八九声不忍闻,起坐无言泪如雨。

忆昔在家未远游,每听鹃声无点愁。

今日身在金陵上,始信鹃声能白头。

(0)

山中小景二首·其一

谷口松杉无路,云中鸡犬谁家。

仙客不归春老,洞门千树桃花。

(0)

送曹国公北征

上将提军事北征,旌旗百万出南京。

直教大漠空沙碛,岂但先锋破敌营。

瀚海无冰堪饮马,天山有石可镌名。

由来卫霍多勋业,从此三边不用兵。

(0)

回朝次韵

日华初转万年枝,西武楼前赐坐时。

独荷圣情亲有问,敢言吾道合无为。

宝炉袅袅天香细,紫阁沈沈昼漏迟。

归路钟山才咫尺,晚凉松下赋新诗。

(0)

登多景楼

水际一峰出,飞楼倚泬寥。

烟云连北土,风物见南朝。

山势临淮尽,江声入海消。

偶来閒眺客,凭槛兴偏饶。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