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际一峰出,飞楼倚泬寥。
烟云连北土,风物见南朝。
山势临淮尽,江声入海消。
偶来閒眺客,凭槛兴偏饶。
水际一峰出,飞楼倚泬寥。
烟云连北土,风物见南朝。
山势临淮尽,江声入海消。
偶来閒眺客,凭槛兴偏饶。
这首诗描绘了多景楼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登楼所感。首句“水际一峰出,飞楼倚泬寥”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多景楼坐落于水边,飞檐高耸于辽阔天空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烟云连北土,风物见南朝”两句,通过烟云与风物的描绘,既展现了北方与南方的不同风貌,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交融。
“山势临淮尽,江声入海消”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从楼阁引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山势直抵淮水尽头,江水奔腾,最终汇入大海,形成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最后,“偶来闲眺客,凭槛兴偏饶”表达了诗人偶然来访,却因眼前的美景而心生无限感慨,倚靠栏杆,思绪万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内心情感的丰富。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描绘了多景楼及其周边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结束战袍骑战马,冠军将军宛如画。
前呵小驻来美堂,箭去弓鸣飞鸟下。
青林路转入岧峣,湖亭海观争为高。
谁知凤舞龙飞外,别有楼阁横云霄。
回旋左右皆游历,人物江山两英特。
风流标致梅岭梅,磊落胸襟石林石。
侧身更上天上行,好风吹下笑谈声。
山神川后领要束,遁走虎豹藏蛟鲸。
摩挲苔藓题诗去,万鼓声中白题舞。
众宾捧酒寿主人,将军自是擎天柱。
看山看水时一来,钱塘吴越何小哉。
指点中原百城在,功名逼人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