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蜡半销残焰短。欹枕钗横云鬓乱。
好天良月尽伤心,纱窗暖。金樽满。
何事狂夫音信断。低语前欢频转面。
却怕良宵重梦见。玉炉空袅寂寥香,珠帘捲。
芳草远。旧恨年年秋不管。
红蜡半销残焰短。欹枕钗横云鬓乱。
好天良月尽伤心,纱窗暖。金樽满。
何事狂夫音信断。低语前欢频转面。
却怕良宵重梦见。玉炉空袅寂寥香,珠帘捲。
芳草远。旧恨年年秋不管。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天仙子·其二》闺怨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独守空闺的画面。首句“红蜡半销残焰短”,形象地写出夜晚女子燃烛的情景,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孤独的长夜。"欹枕钗横云鬓乱",通过女子歪斜倚枕、钗横鬓乱的细节,展现出她内心的纷乱与哀愁。
接下来,“好天良月尽伤心”一句,借美好的天气和明亮的月光反衬出女子内心的悲伤,因为这些美景并不能驱散她的思念。“纱窗暖。金樽满。”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环境,温暖的纱窗和满杯的酒,却无法填补她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生活的孤寂。
“何事狂夫音信断”直接表达了对丈夫音讯全无的疑问和失望,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下文“低语前欢频转面”描绘女子回忆往昔欢愉时光,但又害怕在梦中再次相见,因为那只会带来更深的痛苦。
结尾“玉炉空袅寂寥香,珠帘捲。芳草远。旧恨年年秋不管”,通过玉炉中的香烟袅袅上升,珠帘轻卷,以及远方的芳草,营造出凄凉的氛围,女子的旧恨如同秋天般年复一年,无人问津。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闺中女子的寂寞与思念,情感深沉而动人。
东村西村稼如云,欲穫未穫黄纷纷。
鼠牙雀喙不可算,奈此野彘千百群。
田头结舍坐霜夜,敲犁击杵声相闻。
五更一刻少困怠,终岁举室空辛勤。
近日南山老虎至,野彘畏之俱远避。
遂令一枕得安眠,犬豕时时亦遭噬。
呜呼犬豕所噬能几何,野彘不去为害多。
君行不少住,明日是清明。
驿路垂杨暗,淮河新水平。
天晴纡野兴,地迥畅离情。
故友如相问,深山戴笠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