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如亭》
《六如亭》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吴儿解记真娘墓,杭俗犹存苏小坟。

谁与惠州耆旧说,可无抔土覆朝云。

(0)
翻译
当地的年轻人知道真娘墓的存在,杭州的风俗还保留着苏小小坟墓的记忆。
谁能告诉在惠州的老人们,是否能为这位名叫朝云的女子留一块墓地呢?
注释
吴儿:指当地的人。
解记:了解、知道。
真娘墓:一位名叫真娘的人物的墓地。
杭俗:杭州的风俗习惯。
犹存:仍然存在。
苏小坟:苏小小(古代杭州的著名歌妓)的墓地。
惠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方名。
耆旧: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抔土:一小捧泥土,象征性的墓地。
覆:覆盖。
朝云:可能是人名,也指早晨的云彩,这里可能象征女子如朝云般短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六如亭》。诗中的“吴儿解记真娘墓,杭俗犹存苏小坟”两句,通过对古迹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其中,“吴儿”指的是古代吴地(今江南一带)的女子,而“真娘墓”则是南朝宋代名将张世平之女的墓葬;“杭俗”则特指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的人们,"苏小坟"据说是东汉末年才女苏蕙的墓。

这两句诗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和地点的提及,传达了一种文化的延续和对过往的缅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记忆的尊重以及对名人遗迹的关心。

接下来的“谁与惠州耆旧说”一句,则是诗人在询问,与历史上的人物进行交流,寻找那些能够理解和分享自己情感的人。"可无抔土覆朝云"则是在表达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希望能够找到那种能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即使是通过简单的墓地掩埋,也愿意在朝云之下安息。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于友谊和交流的渴望。通过对古代人物和地点的回忆,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沟通与共鸣。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清风逆旅·其一

系马门前日正亭,与君相见问知名。

感君意气似相识,聊赠木桃将远情。

(0)

访友

閒携绿玉枝,远诣诗老家。

断涧秋木落,寒沙炯泉花。

高谈意偶合,脱落偪仄歌。

从容饭雕胡,屡瀹粟粒茶。

亦复事文翰,醉字萦秋蛇。

慷慨振吟袂,归途及栖鸦。

(0)

题山水画卷

身在山水间,心在山水外。

世无钟子期,白云兀相对。

(0)

沛县歌风台·其一

沛宫一曲大风歌,谁识尊前感慨多。

拔木扬沙濉水上,大风中有汉山河。

(0)

中丞敬公九日登真州南城以诗见示爱其閒逸迈往之气惜不得侍行遂想像和呈二首·其二

四事难并举世闻,登高今喜夹河滨。

美哉陶令杯中物,老矣长安陌上人。

江限华夷晴浩渺,山磨今古暮嶙峋。

醉归应被儿童笑,犹有黄花在角巾。

(0)

送翟庆之二首·其二

一昨荒城识钜儒,丰标高映月轮孤。

笑谈有味皆堪纪,崖岸无形未可踰。

商古订今朝并几,煮茶联句夜围炉。

李侯声价连城重,他日先容肯作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