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山水间,心在山水外。
世无钟子期,白云兀相对。
身在山水间,心在山水外。
世无钟子期,白云兀相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水之间的境遇,然而他的心灵却似乎超越了眼前的自然景色,寄托于山水之外的某种情感或哲理。"身在山水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和沉浸,而"心在山水外"则暗示了他内心的思绪可能更偏向于人世间的沧桑或对知音的渴望,如对钟子期般的理解与共鸣。
"世无钟子期"引用了《列子·汤问》中的典故,钟子期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能听懂伯牙琴声中的情感。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在现实中难以觅得知音的孤独感,将山水作为孤独的见证者,"白云兀相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氛围,以静态的白云作为陪伴,显得更加寂寥。
整体来看,尹廷高的这首诗通过山水画卷这一载体,展现了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复杂性,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孤独与寻求理解的渴望,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楼倚春城,锁窗曾共巢春燕。
人生好梦比春风,不似杨花健。旧事如天渐远。
奈情缘、素丝未断。镜尘埋恨,带粉栖香,曲屏寒浅。
环佩空归,故园羞见桃花面。
轻烟残照下阑干,独自疏帘卷。一信狂风又晚。
海棠花、随风满院。乱鸦归后,杜宇啼时,一声声怨。
曲廊连苑吹笙道,重来暗尘都满。
种石生云,移花带月,犹欠藏春庭院。年华过眼。
便梅谢兰销,舞沈歌断。
露井寒蛩,为谁清夜诉幽怨。
人生乐事最少,有时得意处,光阴偏短。
树色凝红,山眉弄碧,不与朱颜相恋。临风念远。
叹蝶梦难追,鹭盟重换。一片斜阳,送人归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