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一扫秋园卉,六片尖尖雪色流。
用尽邢州砂万斛,未便琢出此搔头。
老人一扫秋园卉,六片尖尖雪色流。
用尽邢州砂万斛,未便琢出此搔头。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题为《玉簪花》,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玉簪花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其的深情赞美。
首句“老人一扫秋园卉”,以“老人”形象开篇,仿佛一位老园丁在秋天的花园中忙碌,扫除着凋零的花卉,引出对特定花卉的聚焦。这里的“秋园卉”不仅指出了季节,也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肃穆。
次句“六片尖尖雪色流”,将玉簪花的花瓣比作“尖尖雪色”,生动地描绘了其洁白如雪、尖锐如针的花瓣形态,同时“流”字赋予了静态事物动态感,仿佛花瓣在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流动的美感。
接着,“用尽邢州砂万斛,未便琢出此搔头”,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邢州砂比喻为雕刻玉簪花所需的材料,强调了制作玉簪花的艰难与复杂。然而,即使耗费如此之多的邢州砂,也无法完全捕捉到玉簪花的精髓,尤其是那独特的“搔头”部分,即花茎顶端的形状,这进一步突显了玉簪花的难以复制与独特性。
整首诗通过对玉簪花的细腻描绘和对制作过程的夸张描述,不仅展现了玉簪花的美丽与独特,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秋暑不可那,风庭生夕凉。
高树互荫蔽,云月流微光。
庞眉三数公,幽赏来相将。
才彦集翘楚,亦有张与黄。
咄兹古都会,况当文翰场。
前徽信未沫,夙慕斯终偿。
于焉盘礴羸,欣然命壶觞。
趣得景自会,心迥形都忘。
谈谐杂嘲谑,引此清兴长。
良晤难屡得,乐事不可常。
酒行莫辞醉,散去徒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