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等蘧庐,结庐复何事。
一间亦寄耳,况乃寄所寄。
我身正似云,于此适相值。
买邻不用钱,平分有馀地。
岂不爱专壑,孤立圣所惧。
平生志八荒,泽物乃吾素。
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
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
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天地等蘧庐,结庐复何事。
一间亦寄耳,况乃寄所寄。
我身正似云,于此适相值。
买邻不用钱,平分有馀地。
岂不爱专壑,孤立圣所惧。
平生志八荒,泽物乃吾素。
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
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
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半云庵》,通过对天地、庐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天地等蘧庐",将天地比作短暂的居所,暗示人生的无常;"一间亦寄耳,况乃寄所寄",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生活的看淡,连一间小屋也只是暂时的寄托。诗人自比为飘忽不定的云,"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形象地表达了随缘自在的生活方式。
"岂不爱专壑,孤立圣所惧",诗人虽然欣赏独处的乐趣,但深知孤独无助,因此他的人生目标是"平生志八荒,泽物乃吾素",即以泽被万物为己任。然而,"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出世入世之心并非出于个人喜好,而是顺应时势。最后,诗人感叹"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揭示了对世间不公和苍生疾苦的忧虑。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朴素,体现了林景熙在乱世中坚守理想,却又深感无奈的复杂心境。结尾的"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以静坐无言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身选择的半是自嘲半是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