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望一江暮,难期对月明。
青山移病远,白雁系书轻。
天地看乔舄,兵戈阻汉缨。
秋风散麋鹿,忆尔阖闾城。
相望一江暮,难期对月明。
青山移病远,白雁系书轻。
天地看乔舄,兵戈阻汉缨。
秋风散麋鹿,忆尔阖闾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答周明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周明府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相望一江暮,难期对月明”,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边相望,却难以在月明之夜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
颔联“青山移病远,白雁系书轻”,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青山象征友人的远离,以白雁传递书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病痛感,以及通过书信寄托思念之情的轻盈与无奈。
颈联“天地看乔舄,兵戈阻汉缨”,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远离的感慨,将友人的离别比作天地间乔舄(高大的鞋子)的消失,同时暗含了对战乱年代兵戈阻隔友人相聚的无奈与哀叹。
尾联“秋风散麋鹿,忆尔阖闾城”,以秋风中的麋鹿散去,象征着友人如同麋鹿般远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所在阖闾城(可能指友人的家乡或居住地)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作赋三秋客,登高九日筵。
寒螀啼草露,云雁下江烟。
洞窈层城外,山浮积水前。
金箱图五岳,芝阙俨群仙。
太守庭多暇,邀宾席屡迁。
朝登松阁静,夕返桂舟牵。
箫鼓中流震,楼台落影悬。
殊方黄菊节,万顷白鸥天。
棋拙逢勍敌,杯深怯老年。
鹖冠吾自放,鹏路尔俱鶱。
良吏双联璧,酣歌独扣舷。
醉非风侧帽,归爱月随鞭。
何必东篱酌,王弘有酒钱。
鹿算龟龄天赐福,豹蔚鸾翔人所欲。
赤松不解草玄经,跨鹤缠腰鲜其躅。
紫阳磊落继前庚,五百年来公降生。
凤凰在郊龙在野,山阜冈陵罔不增。
麻姑王母皆誇诞,渤澥漂桑海为岸。
一气浑沦转八纮,何者支兮何者干。
亿万长留石室书,汉廷无数马相如。
中元甲子今初起,月到天心水到渠。
将军勇略贯今古,稚子能文君好武。
几年血战靖妖氛,四海芳声驰幕府。
岭东昨破岑冈贼,豺狼昼号鲸鲵泣。
忽闻诏下调西州,西人举额东人愁。
霓旌月映三江夜,虎帐霜传八桂秋。
君不见楼船昔渡蛮溪涨,铜柱今悬霄汉上。
斯人寂寞已千秋,愿君早绘麒麟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