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归帆蒲十幅,捲帘看遍青山。
潮生潮落趁将还。晚云高绾髻,宿雨乱堆鬟。
树色正迷京口渡,好风未到吴关。
茫茫江月尽凭阑。照他人面白,携坐近银湾。
鸭嘴归帆蒲十幅,捲帘看遍青山。
潮生潮落趁将还。晚云高绾髻,宿雨乱堆鬟。
树色正迷京口渡,好风未到吴关。
茫茫江月尽凭阑。照他人面白,携坐近银湾。
这首《临江仙·荷叶陂》是清代词人沈岸登所作,描绘了一幅江边傍晚的宁静画卷。首句“鸭嘴归帆蒲十幅”,形象地写出船只归来,帆影在鸭嘴形的河湾中摇曳,如同十幅蒲草轻轻摆动,富有动态感。次句“捲帘看遍青山”,通过卷起窗帘的动作,展现出词人对美景的欣赏,青山连绵不断,令人心旷神怡。
“潮生潮落趁将还”描绘了潮水涨落的自然规律,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也暗含着词人对归家的期待。“晚云高绾髻,宿雨乱堆鬟”运用拟人手法,将晚云比作女子高挽的发髻,宿雨则如乱发堆砌,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树色正迷京口渡,好风未到吴关”进一步描绘了江边景色,树色朦胧,京口渡口被掩映其中,而顺风尚未吹至吴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期待的氛围。最后两句“茫茫江月尽凭阑,照他人面白,携坐近银湾”,词人独自凭栏,望着江月,感叹月光洒在他人脸上,自己却只能与月相伴,流露出淡淡的孤独和怀人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景致,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展现出清末词人沈岸登独特的艺术风格。
心情休问近何如,冉冉浮生六十馀。
抱病久无欢笑兴,信缘慵答往还书。
容颜也道随年改,牙齿谁教斗顿疏。
何处此身堪养老,万安山下有村居。
老去心何用,题诗满粉墙。
空庭夜待月,静室昼焚香。
策杖闲寻水,移床卧向阳。
自怜衰病者,雅称住闲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