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穿片白天欲旦,开门邻比相呼唤。
檐攲屋漏各零乱,颓墙却壅人径断。
破衾斗粟夜来换,柴薪沾湿何由爨。
群儿长竿向水汀,戏拈蛛网捎蜻蜓。
窗穿片白天欲旦,开门邻比相呼唤。
檐攲屋漏各零乱,颓墙却壅人径断。
破衾斗粟夜来换,柴薪沾湿何由爨。
群儿长竿向水汀,戏拈蛛网捎蜻蜓。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自然环境的破败与生活困顿的场景。首句“窗穿片白天欲旦”以“穿片天”形象地展现了窗户破损,光线从裂缝中透入的情景,预示着黎明的到来。接着,“开门邻比相呼唤”则描绘了邻里间相互问候的温馨画面,尽管环境恶劣,但人情味犹存。
“檐攲屋漏各零乱,颓墙却壅人径断”两句,通过“攲”、“漏”、“零乱”、“壅”、“断”等词,生动地展现了暴雨过后房屋的破败景象,屋檐倾斜,屋面漏水,墙壁倒塌,人行道被堵塞,生活空间受到严重破坏。
“破衾斗粟夜来换,柴薪沾湿何由爨”则揭示了生活的艰辛。破旧的被褥和微薄的食物在夜晚交换使用,而湿漉漉的柴火难以点燃,做饭成了难题,生活物资的匮乏和生存的艰难跃然纸上。
最后,“群儿长竿向水汀,戏拈蛛网捎蜻蜓”描绘了一幅儿童游戏的画面,他们手持长竿,在水边嬉戏,捕捉蜻蜓,虽然环境恶劣,但孩子们依然保持着童真和乐趣。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破败与人们生活的困苦,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坚韧与乐观态度。
水禽渡残月,飞雨洒高城。
华堂对嘉树,帘庑含晓清。
拂镜整危冠,振衣步前楹。
将吏俨成列,簿书纷来萦。
言下辨曲直,笔端破交争。
虚怀询病苦,怀律操剽轻。
阍吏告无事,归来解簪缨。
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晨游柴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柴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