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薰风解愠,萱草忘忧,黄梅新霁。
缥缈歌台,半金衣公子。
丹桂香中,碧梧枝上,两两飞还止。
似说当年,而今时候,长庚诞贵。
恩厚随龙,官崇御带,二十横金,玉阶寸地。
须信骅骝,一日能千里。
况遇王良伯乐,算九万、何劳睥睨。
磊落金盘,华阳白李,休辞沈醉。
正薰风解愠,萱草忘忧,黄梅新霁。
缥缈歌台,半金衣公子。
丹桂香中,碧梧枝上,两两飞还止。
似说当年,而今时候,长庚诞贵。
恩厚随龙,官崇御带,二十横金,玉阶寸地。
须信骅骝,一日能千里。
况遇王良伯乐,算九万、何劳睥睨。
磊落金盘,华阳白李,休辞沈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醉蓬莱(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情趣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
"正薰风解愠,萱草忘忧,黄梅新霁。" 这几句诗设定了一种淡雅清新的景象,春风吹拂心中的烦恼,草木生长使人忘掉忧愁,而那黄梅雨后的清新,更添几分生机。
"缥缈歌台,半金衣公子。" 这里的“缥缈”形容音乐悠扬连绵,而“半金衣公子”则是对青春靓丽的描写,这些词汇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美好而不真实的意境。
"丹桂香中,碧梧枝上,两两飞还止。" 这里通过对桂树和梧桐的描述,展现了秋天的丰富色彩和生动景象,诗人似乎在感受着自然界的无限魅力。
"似说当年,而今时候,长庚诞贵。" 这几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对现在的美好时刻表示了庆幸和珍惜之情。
"恩厚随龙,官崇御带,二十横金,玉阶寸地。" 这里的“恩厚随龙”暗示着皇恩浩荡,而“官崇御带”则是对高官显贵的象征,“二十横金,玉阶寸地”描绘了一种权力与财富并存的奢华场景。
"须信骅骝,一日能千里。" 这里的“骅骝”指的是骏马,通过对快马的描述,展现了力量和速度。
"况遇王良伯乐,算九万、何劳睥睨。" 这几句诗中,“王良伯乐”可能是指某种愉悦的情境或活动,而“算九万”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强调某事物的重要性。
"磊落金盘,华阳白李,休辞沈醉。" 这里的“磊落金盘”和“华阳白李”都是对美食佳肴的描写,而“休辞沈醉”则是对饮酒至醉的一种放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以及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欢愉氛围的世界。
归里悬心复苦形,生涯蓑笠伴铜瓶。
鱼随洗钵冲遗粒,龙倚移舟识唪经。
佛庙春游湖树暗,神涛晴渡越峰青。
高才不独江山助,王谢风流旧有灵。
本分桃花寒食前,小桃长是上春天。
二乔二赵俱倾国,女弟娇强意自先。
古魏信名地,曹刘遗英躅。
李唐三百年,怅为干戈蹴。
建安风不还,南皮草空绿。
寥寥千馀祀,风流今始续。
李杜二贤公,清猷镇雅俗。
诗名占唐代,二公本名族。
圣时还并生,声烈相薰馥。
朝廷倚金汤,天子恃心腹。
盛德系物怀,威望憬夷服。
千里无惊烽,三军安食粟。
休然德化厚,苍生坐蒙福。
先生服仁义,怀道轻爵禄。
非其人不取,一箪亦自足。
陈蕃知人明,文侯好士笃。
解榻延徐孺,过门轼干木。
今留二公馆,德脩令问淑。
熙道富天爵,孝悌闻乡曲。
孔孟信可蹈,圣贤良自勖。
汉庭新射策,骤升校书局。
魏县方百里,君命往养育。
二公佐世杰,二贤不碌碌。
相与施礼让,物归不待宿。
相与讲道义,教行如流速。
贤人时遘会,间不容薄縠。
五百年一贤,今乃同时生。
千里犹比肩,四贤今连甍。
相聚诚可乐,相得良有情。
我愧孤且陋,徒抱此寸诚。
处乾叹无首,在泰非汇征。
出门皆同人,坎坎于郊行。
独鹤远无和,栖栖在阴鸣。
安得双飞翼,一翥邺都城。
《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客于魏熙道宰于魏因作诗寄之》【宋·石介】古魏信名地,曹刘遗英躅。李唐三百年,怅为干戈蹴。建安风不还,南皮草空绿。寥寥千馀祀,风流今始续。李杜二贤公,清猷镇雅俗。诗名占唐代,二公本名族。圣时还并生,声烈相薰馥。朝廷倚金汤,天子恃心腹。盛德系物怀,威望憬夷服。千里无惊烽,三军安食粟。休然德化厚,苍生坐蒙福。先生服仁义,怀道轻爵禄。非其人不取,一箪亦自足。陈蕃知人明,文侯好士笃。解榻延徐孺,过门轼干木。今留二公馆,德脩令问淑。熙道富天爵,孝悌闻乡曲。孔孟信可蹈,圣贤良自勖。汉庭新射策,骤升校书局。魏县方百里,君命往养育。二公佐世杰,二贤不碌碌。相与施礼让,物归不待宿。相与讲道义,教行如流速。贤人时遘会,间不容薄縠。五百年一贤,今乃同时生。千里犹比肩,四贤今连甍。相聚诚可乐,相得良有情。我愧孤且陋,徒抱此寸诚。处乾叹无首,在泰非汇征。出门皆同人,坎坎于郊行。独鹤远无和,栖栖在阴鸣。安得双飞翼,一翥邺都城。
https://shici.929r.com/shici/shNN5J.html
李白诗中蜀道难,把诗试读泪汍澜。
江形诘曲千回折,岭路崚嶒万屈盘。
登陟去年腰仅折,追思今日鼻犹酸。
此行君不同屯蹇,五马相知旧长官。
春风汶水温,晓日徂徕寒。
之子衔病归,请予开一言。
予知去病术,为子陈大端。
予尝学圣人,试将道比论。
道病非一日,善医惟孔韩。
赏罚绝于周,孔笔诛其奸。
春秋十二经,王道复全完。
佛老炽于唐,韩刀断其根。
原道千馀言,生民复眠餐。
道病由有弊,邪伪容其间。
身病由有隙,风邪来相干。
子欲治斯道,绝弊道乃存。
子欲治子身,杜隙身乃安。
此理近古医,吾言有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