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汶水温,晓日徂徕寒。
之子衔病归,请予开一言。
予知去病术,为子陈大端。
予尝学圣人,试将道比论。
道病非一日,善医惟孔韩。
赏罚绝于周,孔笔诛其奸。
春秋十二经,王道复全完。
佛老炽于唐,韩刀断其根。
原道千馀言,生民复眠餐。
道病由有弊,邪伪容其间。
身病由有隙,风邪来相干。
子欲治斯道,绝弊道乃存。
子欲治子身,杜隙身乃安。
此理近古医,吾言有本原。
春风汶水温,晓日徂徕寒。
之子衔病归,请予开一言。
予知去病术,为子陈大端。
予尝学圣人,试将道比论。
道病非一日,善医惟孔韩。
赏罚绝于周,孔笔诛其奸。
春秋十二经,王道复全完。
佛老炽于唐,韩刀断其根。
原道千馀言,生民复眠餐。
道病由有弊,邪伪容其间。
身病由有隙,风邪来相干。
子欲治斯道,绝弊道乃存。
子欲治子身,杜隙身乃安。
此理近古医,吾言有本原。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石介的作品《送李堂病归》,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传统医学知识的自信。诗中通过春风和暖、晓日清寒的自然景象,烘托出朋友因病返回家乡的情境,并表达了诗人愿为朋友提供治疗建议的心意。
诗人自称“予知去病术”,显示其对医道有所了解,并自信能够帮助朋友解决健康问题。接着,诗人提到了“圣人”、“孔韩”的高超医术,这里指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孔子和韩愈,他们不仅在医学上有很高造诣,而且也被赋予了道德和法律裁判的智慧。
接下来的几句,“赏罚绝于周,孔笔诛其奸。春秋十二经,王道复全完。”表达了对古代周朝法治和儒家经典《春秋》的尊重,这里的“孔笔”指的是孔子的教诲,用以比喻诗人对于朋友健康问题的诊断和建议具有权威性。
然后,诗中提到佛教和道教在唐代的盛行以及韩愈对这些异端思想的批判。这表明诗人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根基,并且能够区分正邪,辨别真正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知识。
最后几句“原道千馀言,生民复眠餐。道病由有弊,邪伪容其间。身病由有隙,风邪来相干。”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医学理念的认同,即认为人的疾病源于内在的不平衡和外来的邪气侵袭,而治愈之道在于恢复身体和精神的自然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古代文化和医疗智慧的呼应,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健康的关怀,以及对于传统医学知识的自信和认同。
扬广山头种性,雷衡洞里根苗。
法云明暗体露,道林知见香飘。
试问春风吹不起,何如黄河冻连底。
十分似九不欲全,一身两号只这是。
大千戏以一尘摄,又譬此尘取空劫。
置于掌间剔突圞,挝鼓升堂普请看。
徐侯官舍土山边,颇为看书废昼眠。
偶见画梁巢雪乙,更惊云汉舞胎仙。
致坡入梦殊堪纪,与俨忘形亦自贤。
闻道小亭时纵目,江山信美似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