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林枯木成禅师赞》
《道林枯木成禅师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扬广山头种性,雷衡洞里根苗。

法云明暗体露,道林知见香飘。

试问春风吹不起,何如黄河冻连底。

十分似九不欲全,一身两号只这是。

大千戏以一尘摄,又譬此尘取空劫。

置于掌间剔突圞,挝鼓升堂普请看。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德洪所作,名为《道林枯木成禅师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位禅师修行的境界与成就。

首句“扬广山头种性,雷衡洞里根苗”以山头与洞穴为背景,形象地表达了禅师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修行的决心与毅力,如同种子在恶劣条件下仍能生根发芽。

“法云明暗体露,道林知见香飘”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师修行的智慧与境界,法云象征佛法的广大与深邃,明暗体露则暗示了禅师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洞察力。道林知见香飘,则是禅师修行成果的体现,其智慧与修为如同香气一般弥漫四方,影响深远。

“试问春风吹不起,何如黄河冻连底”这一句通过对比春风吹不起与黄河冻连底,强调了禅师修行的坚定与持久,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与挑战,也如同黄河冰封时的坚韧,不会轻易被外界力量动摇。

“十分似九不欲全,一身两号只这是”则表达了禅师修行的专注与纯粹,追求的是内在的真实与完整,而非表面的完美或形式上的统一。

“大千戏以一尘摄,又譬此尘取空劫”这一句运用了大千世界与一粒尘埃的对比,强调了禅师修行的广阔视野与细微洞察,如同一粒尘埃也能窥见宇宙的奥秘。

“置于掌间剔突圞,挝鼓升堂普请看”最后两句,以禅师置于掌间的修行状态,以及普请众人观看的姿态,展现了禅师修行的谦逊与开放,同时也体现了其修行成果的普遍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其坚定的信念、深刻的智慧、纯粹的追求以及广泛的影响力,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章华宫行

烟渚南鸿呼晓群,章华宫娥怨行云。

十二巫峰仰天禄,金车何处邀云宿。

小腰婑堕三千人,宫衣水碧颜青春。

岂无一人似神女,忍使黛蛾常不伸。

黛蛾不伸犹自可,春朝诸处门常锁。

(0)

会仙歌

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

杳杳默默,花张锦织。王母初自昆崙来。

茅盈王方平在侧。

青毛仙鸟衔锦符,谨上阿环起居王母书。

始知仙事亦多故,一隔绛河千岁馀。

详玉字,多喜气,瑶台明月来堕地。

冠剑低昂蹈舞频,礼容尽若君臣事。

愿言小仙艺,姓名许飞琼,洞阴玉磬敲天声。

乐王母,一送玉杯长命酒。

碧花醉,灵扬扬,笑赐二子长生方。

二子未及伸拜谢,苍苍上兮皇皇下。

(0)

洛中感事

洛城今古足繁华,最恨乔家似石家。

行到窈娘身没处,水边愁见亚枝花。

(0)

自蔚州南入真谷有似剑门因有归思

我家蜀地身离久,忽见胡山似剑门。

马上欲垂千里泪,耳边唯欠一声猿。

(0)

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

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

(0)

草堂夜坐

匣中三尺剑,天上少微星。

勿谓相去远,壮心曾不停。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