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
杳杳默默,花张锦织。王母初自昆崙来。
茅盈王方平在侧。
青毛仙鸟衔锦符,谨上阿环起居王母书。
始知仙事亦多故,一隔绛河千岁馀。
详玉字,多喜气,瑶台明月来堕地。
冠剑低昂蹈舞频,礼容尽若君臣事。
愿言小仙艺,姓名许飞琼,洞阴玉磬敲天声。
乐王母,一送玉杯长命酒。
碧花醉,灵扬扬,笑赐二子长生方。
二子未及伸拜谢,苍苍上兮皇皇下。
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
杳杳默默,花张锦织。王母初自昆崙来。
茅盈王方平在侧。
青毛仙鸟衔锦符,谨上阿环起居王母书。
始知仙事亦多故,一隔绛河千岁馀。
详玉字,多喜气,瑶台明月来堕地。
冠剑低昂蹈舞频,礼容尽若君臣事。
愿言小仙艺,姓名许飞琼,洞阴玉磬敲天声。
乐王母,一送玉杯长命酒。
碧花醉,灵扬扬,笑赐二子长生方。
二子未及伸拜谢,苍苍上兮皇皇下。
这首诗名为《会仙歌》,创作于唐代,由诗人鲍溶所著。这是一首描绘仙境与人间交流的诗篇,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开篇“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这几句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交流景象,龙凤之语虽然听不真切,但却留下了回响,这是仙界与人间交流的一种神秘写照。
“杳杳默默,花张锦织。”这一句则形容仙境中花开如织锦一般静谧美好,这里的“杳杳”和“默默”都是形容声音细微或无声的词汇,用以衬托仙界之美。
接下来的“王母初自昆崙来。茅盈王方平在侧。”则是说到王母娘娘从神山昆崙而来,茅盈王作为她的侍者站在一旁。这部分描绘了仙界的隆重场面,显示出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
“青毛仙鸟衔锦符,谨上阿环起居王母书。”这里的青毛仙鸟是神话中的祥瑞之物,衔着锦制的符节,表明了仙界对人间的友好使命。诗中提到的阿环应是一位传递仙界信息的人物。
“始知仙事亦多故,一隔绛河千岁馀。”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仙境之事的初步了解,感叹仙界与人间相隔遥远,仿佛隔着一条绛河,历经千年之久。
“详玉字,多喜气,瑶台明月来堕地。”这里的“详玉字”可能是指仙界书信中的文字庄重,而“瑶台明月来堕地”则形容了仙境中瑶台上的明月直达人间的地面,这里的“堕”字意味着从高处落下,美妙动人。
以下,“冠剑低昂蹈舞频,礼容尽若君臣事。”这一句描写了仙界的盛况,仙人们佩戴着冠冕和宝剑,或低首或昂首地进行舞蹈,这种尊卑有序的场面宛如人间的君臣之礼。
“愿言小仙艺,姓名许飞琼,洞阴玉磬敲天声。”这几句表明诗中的我希望能够说出自己的仙道艺术,小仙自称为许飞琼,而洞阴玉磬敲击的声音可以直达天际,这是对个人修为的自信和向往。
“乐王母,一送玉杯长命酒。碧花醉,灵扬扬,笑赐二子长生方。”在这段描写中,诗人表达了对王母娘娘的敬意,她以一杯玉制酒杯为礼物,并赋予二子长生之法,这里的“碧花醉”和“灵扬扬”都是形容仙境中的美好景象。
最后,“二子未及伸拜谢,苍苍上兮皇皇下。”则描绘了二子尚未来得及行礼表示感激之情,整个场面显得庄严而神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美好又遥远的仙境世界。诗中不仅有对仙界生活的描绘,也蕴含了人间对于长生不老、神秘交流的向往之情。
山路秋阳何赫赫,山亭凄冷多秋色。
岂惟醒耳玉淙琤,照眼光寒如练白。
旧闻瀑布垂云间,恍疑银河堕天关。
西望香炉不得往,个中元有小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