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闻海上郁洲胜,呼吸真能通帝台。
三岛有人同望去,九峰何日果飞来。
嵯峨叠磴云中屩,澒洞回潮地底雷。
一自岘山临叔子,横挥椽笔亦雄哉。
夙闻海上郁洲胜,呼吸真能通帝台。
三岛有人同望去,九峰何日果飞来。
嵯峨叠磴云中屩,澒洞回潮地底雷。
一自岘山临叔子,横挥椽笔亦雄哉。
这首清代朱珔的诗《次韵陶宫保偕同人登东海云台山之作(其一)》描绘了诗人对海上仙山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赞叹。首句“夙闻海上郁洲胜”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就听说东海中的郁洲景色优美,令人神往。接着,“呼吸真能通帝台”暗示了海上的神秘与超凡,仿佛能让人与神仙世界的气息相通。
颔联“三岛有人同望去,九峰何日果飞来”进一步描绘了想象中的仙人踪迹和山峰的奇幻,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亲眼目睹这些景象。颈联“嵯峨叠磴云中屩,澒洞回潮地底雷”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路崎岖、云雾缭绕,以及潮水涌动时如同地底雷鸣的壮观景象。
尾联“一自岘山临叔子,横挥椽笔亦雄哉”以岘山的典故,暗指陶宫保的文采如同岘山之峻,登高望远之际,他的豪情壮志也如椽笔挥洒,显示出诗人的敬佩之情和对登临美景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既赞美了自然景色,又寓含了对人杰地灵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山水人文的热爱。
峻拔天垂秀,盘回地拱灵。
神峰腾北道,法界控南屏。
龙雨周三笠,鹏风合四溟。
楼台出霄汉,钟鼓隐雷霆。
咒食猿窥洞,闻经鹤避汀。
迷途登觉路,佳客借閒庭。
风帽秋曾落,云车晚再停。
黑头全变白,红树几还青。
踪迹迷鸿雪,光阴换鸟星。
谁知陶令醉,总是屈原醒。
旧事惊还问,新词厌复听。
凭吹剑头吷,题向冷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