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萍梗三到吴,走俗未暇观西湖。
是行信步至湖上,水光山色开天壶。
游人杂遝半罗绮,一径不惮穿云纡。
归来神思顿清发,诗中写出钱塘图。
张侯妙语何所似,青玉为案黄金铺。
要当联辔事幽讨,邂逅得句相招呼。
东坡已死不可作,因君对景还嗟吁。
水仙配食竟莫举,但见旧隐环菰蒲。
山间有寺过三百,终期遍走参能儒。
还家儿辈若问我,庶免不知空嗫嚅。
十年萍梗三到吴,走俗未暇观西湖。
是行信步至湖上,水光山色开天壶。
游人杂遝半罗绮,一径不惮穿云纡。
归来神思顿清发,诗中写出钱塘图。
张侯妙语何所似,青玉为案黄金铺。
要当联辔事幽讨,邂逅得句相招呼。
东坡已死不可作,因君对景还嗟吁。
水仙配食竟莫举,但见旧隐环菰蒲。
山间有寺过三百,终期遍走参能儒。
还家儿辈若问我,庶免不知空嗫嚅。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西湖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开篇即以“十年萍梗三到吴”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南水乡的频繁往返和深刻印象,"走俗未暇观西湖"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与对美景的渴望。
接着,“是行信步至湖上”表明了诗人亲身到达湖畔,以“水光山色开天壶”形容那一刻的景致,宛如大自然打开了一幅巨大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游人杂遝半罗绮,一径不惮穿云纡"则描绘了湖上的繁华与诗人的超脱,那“一径”似乎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表达了一种不随波逐流、自在飞翔的情怀。
"归来神思顿清发,诗中写出钱塘图"显现了诗人对于美景的感悟和创作的灵感,这里的“清发”可谓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升华。而“张侯妙语何所似,青玉为案黄金铺”则是在赞叹某位贤者的才华,用物质的奢侈来比喻其言谈之美好。
"要当联辔事幽讨,邂逅得句相招呼"此处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文学创作时的灵感与共鸣,通过“联辔”和“幽讨”等词语,传达了一种深入探究和交流思想的情景。紧接着,“东坡已死不可作,因君对景还嗟吁”则是在表达对于苏轼(东坡)的怀念,以及面对美景时的感慨。
"水仙配食竟莫举,但见旧隐环菰蒲"此处诗人转而描写生活中的平淡与自然之美,似乎在强调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而“山间有寺过三百,终期遍走参能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学的探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最后,“还家儿辈若问我,庶免不知空嗫嚅”似乎是在回答后人的询问,诗人希望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不会被后人遗忘,保持一种精神的传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