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乐亭次黄小江韵》
《燕乐亭次黄小江韵》全文
明 / 方献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不惹飞尘到九衢,习池风景未应殊。

天心自解长观复,乐事谁知亦体需。

竹外每闻张广乐,窗前时见落玄珠。

等閒还作周公梦,不把浮云薄有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燕乐亭的清幽与宁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里的独特景致和氛围。首句“不惹飞尘到九衢”直接点明了燕乐亭远离尘嚣的特点,九衢通常指繁忙的街道,此处用以比喻世俗的纷扰。接下来,“习池风景未应殊”则通过对比习池(古代名胜)的美景,强调燕乐亭同样拥有令人向往的自然风光。

“天心自解长观复,乐事谁知亦体需”两句,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追求。天心在这里象征着宇宙的中心或至高无上的力量,观复则暗示着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乐事虽多,但真正能体悟并享受的却需要内心的平静与洞察。

“竹外每闻张广乐,窗前时见落玄珠”描绘了燕乐亭周围的自然景观与音乐之美。竹林之外传来广乐之声,窗前偶尔飘落的可能是雨珠或是其他自然之物,这些细节增添了诗的意境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与和谐的世界之中。

最后,“等閒还作周公梦,不把浮云薄有虞”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周公梦是古代传说中周公梦见自己在治理国家,这里借用了典故,意味着诗人希望过上像周公那样理想的生活,不被世俗的浮云所困扰,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燕乐亭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理想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方献夫
朝代:明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猜你喜欢

秋夕书事二首·其一

秋夕初多露,渔家半掩扉。

鹊飞山月出,犬吠市船归。

影瘦悲形瘁,冠偏感发稀。

眼中无宿士,老我欲畴依。

(0)

春来食不继戏作

久卧穷阎困负薪,何妨扫尽太仓陈。

瘦如饭颗吟诗面,饥似柴桑乞食身。

牺象未应殊断木,江湖底处有穷鳞。

大冠长剑人看好,不换茅檐一幅巾。

(0)

幽居即事二首·其二

晚日照茅茨,西风吹接䍦。

贫思止酒易,老悔养丹迟。

斸地秋畦药,焚香夜揲蓍。

呼儿具舟楫,吾欲上湘漓。

(0)

复湖

世事相寻败与成,湖中畚锸浩纵横。

共知陂坏行当复,敢恨台高既已倾。

天镜忽看孤月堕,樵风长送片帆轻。

下临万顷如云稼,从此年年有颂声。

(0)

城南道中有感

行李萧然一束书,城南触目更愁予。

市门乞食僧持钵,关路哦诗客跨驴。

残发无多真已矣,名山未去独何欤。

芒鞋可买身犹健,红树青霜十月初。

(0)

雨中遣怀二首·其二

霏霏春雨细如丝,正是春寒欺客时。

心向宦途元淡薄,梦寻乡国苦参差。

楼前新涨绿三尺,墙外尚馀红几枝。

摆拨簿书呼酒榼,南湖西塔有幽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