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甲子侍灯筵,正殿好泰天。
九州清宴亲藩宴,梦依稀、玉盏金盘。
向晚西园烟火,来庭四海衣冠。
不才谢病已三年,老宿半凋残。
逢人每问朝廷事,但传闻、不似从前。
搔首太平湖上,祧灯自理残编。
万年甲子侍灯筵,正殿好泰天。
九州清宴亲藩宴,梦依稀、玉盏金盘。
向晚西园烟火,来庭四海衣冠。
不才谢病已三年,老宿半凋残。
逢人每问朝廷事,但传闻、不似从前。
搔首太平湖上,祧灯自理残编。
这首诗由清末民初的奕绘所作,名为《风入松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宫廷宴会上的盛况,以及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首句“万年甲子侍灯筵”,以“万年甲子”形容时间之久远,暗示宴会的悠久历史;“侍灯筵”则点明宴会的场景,灯光璀璨,宾主尽欢。接下来“正殿好泰天”一句,通过“正殿”和“好泰天”表达了宴会的庄严与祥和气氛。
“九州清宴亲藩宴”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规模与规格,不仅有全国的清静宴席,还有亲藩参与,场面宏大。接着“梦依稀、玉盏金盘”两句,通过梦境般的描述,展现了宴会上精美绝伦的餐具,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奢华的氛围。
“向晚西园烟火,来庭四海衣冠”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景象,灯火辉煌,烟雾缭绕,四海之内的贵族官员都聚集于此,彰显了宴会的影响力和地位。
“不才谢病已三年,老宿半凋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因病退隐三年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宫廷中老一辈人物逐渐凋零的现实,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逢人每问朝廷事,但传闻、不似从前”一句,通过与人的交谈,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化的关切,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搔首太平湖上,祧灯自理残编”则是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安慰,他独自在太平湖畔思考,借着残余的灯光,继续整理自己的思绪和作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宴会的盛况,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
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功夫画我无?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