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淮海一带显扬才华的俊杰之人,金章紫绶映衬其青春风采。诗中形容此人手持指挥棒,似乎能够回转天地,训练出的强兵甚至能惊动鬼神。这不仅展示了这位人物的军事才能,更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能力。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英雄,也有不得不留在湘西、无法返回关羽之地的情况。诗中还提到河内依旧适合借助寇恂(古代的一种兵器),显示这位人物处境的复杂和战争的残酷。
最后一句“勿云江汉有垂纶”则是对章十侍御的劝诫,希望他不要认为在江汉一带还有可以依靠的旧友或力量。整首诗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描写,以及对其处境的点染,展现了唐代战争频繁、英雄辈出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英雄无奈困境的深刻感悟。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
正零瀼玉露,淡荡金风。
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簇芙蓉。
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追念景物无穷。
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
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
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