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三》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落第汝为中酒味,吟诗我作忍饥声。

便思绝粒真无策,苦说归田似不情。

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

大弨一弛何缘彀,已觉翻翻不受檠。

(0)
注释
落第:科举考试未中。
中酒味:比喻失意或苦涩的心情。
吟诗:作诗。
忍饥声:形容生活的艰难。
绝粒:断粮。
归田:归隐田园。
不情:不真实,不符合心意。
腰下牛:指悠闲的生活。
解佩:解下佩剑,象征放下权势。
洲中奴:岛上的奴隶,比喻平凡生活。
大弨:大弓。
弛:松弛。
缘彀:拉满弓。
不受檠:不受约束,无法矫正。
翻译
你落榜后的失意如同烈酒的味道,我吟诗作赋却像忍饥挨饿的人发出的声音。
即使想到完全断粮也无计可施,苦口劝说归隐田园似乎又缺乏真情实感。
只有在腰间的牛悠闲时,我才敢解下佩剑,岛上的奴隶生活倒也能自给自足。
一旦弓弦松弛,哪还能拉满弓呢?我已经感到无法再接受严格的约束和指导。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名为《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困顿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落第汝为中酒味,吟诗我作忍饥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通过饮酒和吟咏诗歌来暂时忘却饥饿之苦,反映出当时诗人的困窘生活。

"便思绝粒真无策,苦说归田似不情。"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断绝谷物(即绝食)的决心和对返回农田生活的渴望,但又觉得这样的选择似乎缺乏合理性。

"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 这里的“腰下牛”指的是身穿简陋衣物的农夫,而“洲中奴”则是指在田间劳作的人。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平凡而艰辛农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最后两句“大弓一弛何缘彀,已觉翻翻不受檠。”则通过对弓箭使用次数的描述,表达了一种重复劳作却无所得的无奈感受,以及对于这种循环往复而不得解脱的生活状态的哀叹。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玉笈斋书事二首·其二

雪霁茆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

隐书不厌千回读,大药何时九转成。

孤坐月魂寒彻骨,安眠龟息浩无声。

剩分松屑为山信,明日青城有使行。

(0)

戊午元日读书至夜分有感二首·其二

强戴罗幡怯岁增,光阴堪叹捷飞腾。

檐间点滴新春雨,窗下青荧半夜灯。

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

极知老境惟当佚,绝学端居恨未能。

(0)

对酒

神仙岂易学,富贵不容求。

百岁傥未尽,一樽差可谋。

钟鸣上方晚,桂发小山秋。

处处多幽趣,攒眉勿浪愁。

(0)

去新春才旬馀霁色可爱

宦游强半侍仙祠,况是悬车耄及时。

厚薄人情穷易见,阴晴天气病先知。

绿樽一醉真当勉,白发千茎莫自疑。

野渡山村梅柳动,身闲何处不熙熙。

(0)

北窗怀友

中年妄意慕轲雄,白首终希尺寸功。

落落要居流俗外,兢兢恐堕异端中。

仰天俯地犹多愧,饭豆羹藜已过丰。

幸有北窗堪讲学,故交零落与谁同。

(0)

小圃

剡曲西边筑草堂,小园聊复寄相羊。

鱼行水际汀蘋动,麝过林中野草香。

觅句有时携笔砚,遣怀随事具杯觞。

少年朋旧凋零尽,不独思人亦自伤。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