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戴罗幡怯岁增,光阴堪叹捷飞腾。
檐间点滴新春雨,窗下青荧半夜灯。
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
极知老境惟当佚,绝学端居恨未能。
强戴罗幡怯岁增,光阴堪叹捷飞腾。
檐间点滴新春雨,窗下青荧半夜灯。
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
极知老境惟当佚,绝学端居恨未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在戊午年元日读书至深夜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首句“强戴罗幡怯岁增”描绘了诗人虽然勉力支撑,但面对岁月的增长仍感到力不从心,"罗幡"象征着年龄的增长。次句“光阴堪叹捷飞腾”进一步强调时间如白驹过隙,快速消逝。
第三句“檐间点滴新春雨”,以春雨滴答声衬托夜晚的寂静,也暗寓时光悄然无声地流逝。第四句“窗下青荧半夜灯”则通过深夜灯火映照,展现出诗人勤奋苦读的形象。
第五句“傍架讨寻书散乱”,写出了诗人翻阅书籍的忙碌和书籍的杂乱,显示出他对学问的热爱与探索。第六句“倚屏吟啸发鬅鬙”描绘出诗人深夜思考时的专注神情,以及因思考而略显苍老的形象。
最后两句“极知老境惟当佚,绝学端居恨未能”,诗人深知老年时光应享受闲逸,但他内心遗憾未能将学术研究进行到底。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有对知识追求的坚持,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