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梦依依酒力馀,城头画角伴啼乌。
平明未卷西楼幕,院静时闻响辘轳。
残梦依依酒力馀,城头画角伴啼乌。
平明未卷西楼幕,院静时闻响辘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春日愁绪,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残梦依依酒力馀",表达了诗人在醉酒后醒来,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念和留恋。"城头画角伴啼乌"则是对周遭环境的一种描绘,画角即是古代军事建筑上的曲折部分,这里用以形容城头的轮廓线条,而啼乌则是指乌鸦或其他黑色鸟类在城头上啼叫,营造出一种孤寂和萧索的情景。
"平明未卷西楼幕",诗人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这里的"平明"指的是早晨清朗的天气,而"未卷西楼幕"则暗示了一种懒散和不愿面对现实的心态。
"院静时闻响辘轳"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周遭的声音,这里的"辘轳"是指古代车轮滚动的声音,而在这里,则被用来形容一种静谧环境中的微小声音。这不仅是对听觉的描写,也是对心境的一种映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这种情感虽不张扬,但却在平淡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和无奈,是唐代诗人韩偓在春日里独特的情感抒发。
江山忆故国,烟月阻同游。
西风搔首,夕阳归鸟望乡楼。
十载红尘春梦,千里白云情思,身世浪悠悠。
归路辨行色,雁字海天秋。碧澜堂,山色近,水光浮。
画船载酒,花时福寿满金瓯。
醉拥笙歌十二,光映寿星两点,袍带总风流。
从此苕南景,应作画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