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过西窗衾似水。人在天涯,秋在虫声里。
一院湿烟飞不起。临风谙尽相思味。
珠楯玉栏闲徙倚。良夜迢迢,欲遣愁无计。
卜得灯花私自喜。无言悄立帘儿底。
月过西窗衾似水。人在天涯,秋在虫声里。
一院湿烟飞不起。临风谙尽相思味。
珠楯玉栏闲徙倚。良夜迢迢,欲遣愁无计。
卜得灯花私自喜。无言悄立帘儿底。
这首清代左锡璇的《鹊踏枝》描绘了一幅秋夜思情的画面。开篇"月过西窗衾似水",以月光洒落西窗,映照出如水的床单,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凉的氛围,暗示主人公独处的孤寂。"人在天涯,秋在虫声里",通过天涯人的感受和秋夜虫鸣,表达了离别后的遥远与季节的萧瑟,寄托了深深的思念。
"一院湿烟飞不起",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湿润和迷茫,连烟雾都似乎凝滞不前,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愁绪难以排解。"临风谙尽相思味",主人公在秋风中品味着无尽的相思之情,显得尤为感伤。
接下来的"珠楯玉栏闲徙倚",写主人公独自在华丽的栏杆边徘徊,显示出其百无聊赖的状态。"良夜迢迢,欲遣愁无计",夜晚漫长,主人公试图排解愁苦却无从下手,揭示了内心的苦闷。最后两句"卜得灯花私自喜,无言悄立帘儿底",通过占卜得到的微小喜悦——灯花结穗,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期盼,以无声的静立表达出复杂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念,情感深沉而内敛,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朱弦乍拂松风鸣,素丝夜泛清商声。
枯桐寿世三百载,先生手泽天人惊。
君不见在山泉清出山浊,壮气泠泠满空谷。
杂耳淫哇未易除,雅操苍凉一何促。
先生忠谊贯金石,余蕴兼能达音律。
精思梦谒虞帝廷,亲受重华五音节。
正乐原宜先正君,庙堂时事方纷纭。
青词独煽冰山势,白简能酬玉阙恩。
一疏将军误,再疏丞相怒。
枷锁风吹彻骨香,刚肠百鍊金难铸。
我观先生论制乐,选竹调丝自镌削。
首和葭管次和琴,纬以埙篪合以籥。
此琴疑即手所裁,铭文小篆书雷回。
虬枝蟠跗色坚润,绿髹瑶轸生冰埃。
端襟试鼓流泉意,簇吕钟宫皆入细。
激越同惊变徵音,绀云紫雪凝天地。
摩挲漆字悄三叹,自古龙门伤直干。
至人欲为《猗兰操》,浩气空存《广陵散》。
姓字今如星斗光,伟哉人琴两不亡。
袖笼湘水浸寒月,虚籁空山印碧血。
《杨忠悯公空谷流泉琴歌》【清·方履篯】朱弦乍拂松风鸣,素丝夜泛清商声。枯桐寿世三百载,先生手泽天人惊。君不见在山泉清出山浊,壮气泠泠满空谷。杂耳淫哇未易除,雅操苍凉一何促。先生忠谊贯金石,余蕴兼能达音律。精思梦谒虞帝廷,亲受重华五音节。正乐原宜先正君,庙堂时事方纷纭。青词独煽冰山势,白简能酬玉阙恩。一疏将军误,再疏丞相怒。枷锁风吹彻骨香,刚肠百鍊金难铸。我观先生论制乐,选竹调丝自镌削。首和葭管次和琴,纬以埙篪合以籥。此琴疑即手所裁,铭文小篆书雷回。虬枝蟠跗色坚润,绿髹瑶轸生冰埃。端襟试鼓流泉意,簇吕钟宫皆入细。激越同惊变徵音,绀云紫雪凝天地。摩挲漆字悄三叹,自古龙门伤直干。至人欲为《猗兰操》,浩气空存《广陵散》。姓字今如星斗光,伟哉人琴两不亡。袖笼湘水浸寒月,虚籁空山印碧血。
https://shici.929r.com/shici/nuDTvM.html
长江到海风愈急,焦山一点江中立。
心游脚阻不得前,浪紧人稀舟独入。
山根倒浸石磴盘,崖有高阁众峰攒。
分岩插谷楼殿出,飞鸟不到浮云端。
入云坐阁天苍苍,树木丛杂山悲凉。
万里之势向何处,遥空卷入青茫茫。
忽觉海气变萧索,黑拔溟渤眼前落。
云惊雨骇中迷离,鼍吼龙吟动山阁。
僧言古鼎不可窥,曾夺巨魄神鬼随。
端人志士抗高节,至今直气喷云雷。
我闻太息嗟神异,梁栋沈沈寒出地。
但见白鸟穿青霓,大海斜阳散秋气。
雄奇恍惚在顷刻,生平快意兹莫测。
蓬莱出没必有之,攀崖最近此其时。
青苔缘阶长,绿阴垂幕肥。
夜来雨频重,晨起花乱飞。
有酒自斟酌,独客时歔欷。
忽忆故园径,久与吾兄违。
我欲陟高冈,君方掩柴扉。
歌咏溪山深,息偃烟霞辉。
浮云尚无定,孤鸟将安归。
慎旃望远心,毋使素书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