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庭芳五首·其二》
《满庭芳五首·其二》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满庭芳   押[支]韵

淡日帘栊,嫩寒庭院,深情问有谁知。

宿酲初解,缃缬上花枝。

约略靓妆人影,点春涡、半晕燕支。

朱门侧、栏干倚遍,无地寄相思。

芳期今又过,猩屏掩恨,茸帕缄诗。

正红窗睡重,燕子归迟。

斜搭秋千画索,傍花阴、闲袅游丝。

黄昏近,茜纱银烛,更是恼人时。

(0)
鉴赏

这首《满庭芳》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深闺女子独处的凄美画面。开篇“淡日帘栊,嫩寒庭院”,以淡雅的日光和微寒的庭院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深情问有谁知”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她的情感无人能懂,只能默默自问。

“宿酲初解,缃缬上花枝”写出了女子从酒醉中清醒,看到花枝上的缃缬(一种丝绸),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但这份生机并未给她带来喜悦,反而更添了几分愁绪。接下来,“约略靓妆人影,点春涡、半晕燕支”描绘了女子精心打扮的身影,以及她脸上淡淡的脂粉痕迹,既表现了她的美丽,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哀愁。

“朱门侧、栏干倚遍,无地寄相思”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无奈,她在朱红色的大门一侧,倚着栏杆,四处张望,却找不到可以寄托思念的对象。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芳期今又过,猩屏掩恨,茸帕缄诗”中的“芳期”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或期待的爱情,如今已逝去,女子只能通过猩红色的屏风来掩饰心中的遗憾,用柔软的布帕封存着自己的诗句,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正红窗睡重,燕子归迟”描绘了女子在红窗下沉睡,而燕子迟迟未归的情景,既象征着女子内心的空虚与等待,也暗含了对爱情回归的期盼。

最后,“斜搭秋千画索,傍花阴、闲袅游丝”通过描绘女子在花荫下悠闲地荡秋千,以及随风飘动的游丝,展现了她试图在自然中寻找慰藉,但内心依旧难以平静的状态。

“黄昏近,茜纱银烛,更是恼人时”则将场景推向黄昏,此时的女子身边只有茜纱窗帘和银色的蜡烛相伴,这更加衬托出她内心的孤寂与烦恼。

整体来看,这首《满庭芳》通过对女子内心情感细腻而深刻的描绘,展现了清代闺阁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孤独、思念与无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春日

柴桑归去兴如何,老我溪山活计多。

白酒春寒逢社醉,青蓑雨过答渔歌。

尽容茅屋招新燕,更凿荷池浴乳鹅。

閒里韶华元自好,愿将馀岁伴烟萝。

(0)

雨泊铜陵

抱犊过饥岁,侧闻鱼米登。

异书探玉笥,冻雨上铜陵。

帆落风三面,天蒙水一层。

独行人渺渺,辛苦蜀江冰。

(0)

夜泊长桥

长虹垂震泽,一夜冷孤舟。

淡荡浮青霭,微茫点白鸥。

吴歈连袂发,越客片帆收。

却似乘槎至,银河碧汉秋。

(0)

题鸳湖秋月图

澄湖明月浸楼台,一望波光万顷开。

星转银河天外落,风摇兰桨静中来。

蒹葭两岸青枫合,砧杵千门白雁催。

胜地总怜秋色里,几人清夜踏歌回。

(0)

白头公

岁月堪嗟逐水流,人生底处可归休。

山禽野性无拘束,何事年来也白头。

(0)

送崔孝子南海寻母诗

崔生秦川来,面有忧戚姿。

问生何所为,念母无巳时。

母今在何方,南海渺天涯。

涉川水增波,陟岭路多岐。

区区寸草心,不敢辞险危。

晨兴霜露零,夕息烟火微。

去去一万里,视若跬步为。

人生穹壤间,母子故相依。

胡为若鸿燕,南北相背驰。

白日行中天,宁不照所私。

愿言崇令德,远大以为期。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