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归去兴如何,老我溪山活计多。
白酒春寒逢社醉,青蓑雨过答渔歌。
尽容茅屋招新燕,更凿荷池浴乳鹅。
閒里韶华元自好,愿将馀岁伴烟萝。
柴桑归去兴如何,老我溪山活计多。
白酒春寒逢社醉,青蓑雨过答渔歌。
尽容茅屋招新燕,更凿荷池浴乳鹅。
閒里韶华元自好,愿将馀岁伴烟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松在春日里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首句“柴桑归去兴如何”,以柴桑为典故,暗示诗人从繁忙的尘世归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老我溪山活计多”一句,点明了诗人晚年与自然山水相伴的生活状态,充满了闲适与满足。
“白酒春寒逢社醉”描绘了春寒中饮酒的场景,虽天气寒冷,但诗人却能享受与朋友相聚的欢愉,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青蓑雨过答渔歌”则展现了雨后渔舟唱晚的画面,诗人通过渔歌的回应,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韵律。
“尽容茅屋招新燕,更凿荷池浴乳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不仅容纳新燕在茅屋筑巢,还开凿荷池让乳鹅戏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尊重。
最后,“閒里韶华元自好,愿将馀岁伴烟萝”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和对未来岁月的期待,希望能在悠闲的时光中与烟雾缭绕的山林相伴,过着简单而充实的日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