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堪嗟逐水流,人生底处可归休。
山禽野性无拘束,何事年来也白头。
岁月堪嗟逐水流,人生底处可归休。
山禽野性无拘束,何事年来也白头。
这首诗以“白头公”为题,由明代诗人姜学夔所作。诗中借“白头公”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束缚、归隐与现实的思考。
首句“岁月堪嗟逐水流”,感叹时间如同流水般匆匆流逝,令人惋惜。次句“人生底处可归休”,提出人生何处能寻得归宿与休息,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接着,“山禽野性无拘束”,通过对比山禽的自由自在,反衬出人类社会中的种种束缚。最后,“何事年来也白头”,自问为何年岁渐长,头发也逐渐斑白,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也是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白头公”这一形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复杂,以及在追求自由与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的矛盾与挣扎。
人寿至耄期,如位至王公。
非以德将之,往往不克终。
非必皆大恶,过取固多凶。
吾今垂九十,追逐群众中。
筋骸胜拜起,耳目未盲聋。
强健天所借,正与富贵同。
一念愧屋漏,一言诳孩童。
老无朋友规,日夜勤自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