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人寿至耄期》
《人寿至耄期》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人寿至耄期,如位至王公。

非以德将之,往往不克终。

非必皆大恶,过取固多凶。

吾今垂九十,追逐群众中。

筋骸胜拜起,耳目未盲聋。

强健天所借,正与富贵同。

一念愧屋漏,一言诳孩童。

老无朋友规,日夜勤自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寿shòuzhìmào
sòng / yóu

rén寿shòuzhìmàowèizhìwánggōngfēijiāngzhīwǎngwǎngzhōng

fēijiēèguòduōxiōng

jīnchuíjiǔshízhuīzhúqúnzhòngzhōng

jīnháishèngbàiěrwèimánglóng

qiángjiàntiānsuǒjièzhèngguìtóng

niàn媿kuìlòuyánkuángháitónglǎopéngyǒuguīqíngōng

翻译
人的寿命到了老年,如同地位升至王侯。
并非凭借美德就能长久,常常不能善始善终。
并非所有人都有大恶,过度索取往往带来凶险。
如今我已接近九十,仍混迹在人群之中。
虽然身体尚能站立行走,耳朵眼睛并未失明失聪。
强壮健康是上天赋予,这与富贵并无二致。
心中常感惭愧如屋漏,言语欺骗孩童般简单。
年迈无友规劝,只能日夜自我反省。
注释
人寿:寿命。
耄期:老年。
位至:地位升至。
王公:王侯。
德将:凭借美德。
克终:善始善终。
大恶:大过错。
过取:过度索取。
固:必然。
垂九十:接近九十。
群众中:人群。
筋骸:身体。
拜起:站立行走。
耳目:耳朵眼睛。
一念:心中一想。
愧屋漏:惭愧如屋漏。
一言:一句话。
诳:欺骗。
朋友规:朋友规劝。
日夜:日夜间。
勤自攻:自我反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人寿至耄期》,诗中表达了对人生老年的感慨和自我反省。诗人以人到高龄比喻为地位显赫的王公,强调德行的重要性,认为没有美德的引导,即使地位高也难以善始善终。他自述虽已年近九十,但身体尚健,但仍感到惭愧,因为年纪大了却可能言行失当,欺骗了孩子。他意识到老年缺少朋友的规劝,因此日夜自我反省,以此警示自己要保持谦逊和诚实。整首诗寓含了对老年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自我要求的严肃态度。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佛慈篇,时在民国三十三年秋

人生天地间,扰扰竟何为?

强弱常苦斗,智愚时相欺。

乃至骨肉亲,浚井土掩之。

感慨发长叹,秋月为低迟。

昨朝开经箧,鼠溺透封皮。

偶置新书籍,背脊尽支离。

艺友赠佛像,肃穆仰高姿。

装裱勤供养,群蚁蚀之縻。

二虫岂有恨,夫亦便其私。

凭此论人事,枢要或可窥。

私为俱生惑,纵之由于痴。

星星如不灭,千愁万恨随。

佛陀开觉路,慧日破沉疑。

入门扫诸相,痴即无所施。

心光常皎皎,处境自得宜。

居家成孝悌,在位兼人师。

终日埋尘涅,终日未尝淄。

是以佛慈爱,永永无穷期。

卓哉圣言量,钻仰信可追。

感时心戚戚,蒿目陈芜辞。

(0)

题画二首·其二

左规右矩性难耐,偶尔涂成太无态。

随我纵横适我胸,胡暇徇人之所爱。

(0)

莲华穴

状元孝子峙佳城,一朵莲华结穴成。

宰树尚留天水碧,至今过客识庵名。

(0)

留别故城士民四首·其四

俗吏残年减宦情,自嘲乡籍本吴伧。

一生愧乏才学识,三字惟知勤慎清。

道枉幸非惭柳下,心劳未足诩阳城。

去官又值随车雨,绿野村村叱犊耕。

(0)

公安局长刘干甫先生汉桢四十初度,赋诗侑觞八首·其五

汉水方城忆旧游,澧兰沅芷證灵修。

书生戎马奔驰久,羡有骚情到处留。

(0)

次赏菊韵藜青四首·其三

者番时值小阳春,社有耆英儗渭滨。

百卉骈罗尊寿客,一堂跄济聚诗人。

吟秋兴好皆知己,漉酒风高正及辰。

世界仙源何处是,且谈风月不谈秦。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