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从潞河南还赋别刘吏部》
《将从潞河南还赋别刘吏部》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平生在五岳,晚作京华游。

欲共山公醉,竹林无处求。

仙人隐声色,远思凝沧洲。

送我兰桡去,情同河水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将从潞河南还赋别刘吏部》。诗中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潞河南归时与友人刘吏部的离别之情。

首句“平生在五岳,晚作京华游”表达了诗人一生中曾遍游名山大川,晚年却选择了京城作为游历之地。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对京城生活的独特情感。

接着,“欲共山公醉,竹林无处求”一句,借用了晋代名士山涛与好友饮酒赋诗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畅饮、吟诗的愿望。然而,“竹林无处求”则透露出这种愿望难以实现的无奈,或许暗含着对京城生活不如意的感慨。

“仙人隐声色,远思凝沧洲”两句,诗人以仙人自比,隐喻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心向往之的却是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沧洲”常用来形容隐逸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送我兰桡去,情同河水流”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深厚。兰桡,即船桨,象征着诗人即将乘船离去;而河水的流动,则寓意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友情的绵长不绝。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向往,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夏初瀛台即目

敬举常雩蒇事回,仙壶咫尺暂徘徊。

花含宿雨迎雕辇,树张清阴覆曲台。

水阔凫依宁北去,堂深燕贺定南来。

载赓锡宴传佳话,绘壁流连几住回。

(0)

鉴远堂祠旁建屋数宇开窗纵目一碧万顷因题曰鉴远堂

湖上新居小驻骖,开窗万顷碧波涵。

云容水态从头会,秋月春风取次探。

讵事嬉游忘炯戒,拟将馀暇托清耽。

雕甍不饰崇淳朴,比似卑宫尚觉惭。

(0)

荫榆书屋

三间白屋绿云天,棐几閒凭读旧编。

内圣外王均憪若,寻章摘句尚依然。

鸣因风至常闻籁,买得春归漫费钱。

一瞬纸窗朱鸟度,分阴怪底惜前贤。

(0)

南红门外

轻烟澹沲低村树,平原迤逦青春曙。

阅河事罢命回銮,南苑经临兹取路。

莱畦花圃带郊坰,物土耕桑随意度。

民风墟里宛在忆,是我少年行乐处。

耳后生风逐狡兔,弯弓向云落孤鹜。

而今珍重久不为,饶有先忧胜于故。

(0)

三月朔日

春暮之初景更和,三分已是二分过。

虽然暇日不教弃,未免新诗太觉多。

点染花光红蓄眼,蔫绵草色绿封坡。

芳辰上巳临修禊,拟访兰亭愧玩鹅。

(0)

丙寅秋西巡时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曾赐之金与食并成长句今一百五岁矣矍铄犹昔扶杖来迎既欣人瑞辄以命篇

高年一岁度如旬,百五春秋岂易臻。

重见期颐迎跸路,几书亥字与时人。

自云老矣今扶杖,我道仙乎为驻轮。

矍铄精神教孙子,力田孝弟作良民。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